本报德保讯“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平均亩产2000斤以上,按照每斤2.8元的价格计算,3亩辣椒也有将近16800元的收入,这可是‘移动\’合作社的功劳啊!”日前,家住龙光乡徊林村的贫困户黄通格望着自家的辣椒田,盘算着今年的收入。
黄通格是徊林村今年的预脱贫户,家里5口人,身体残疾,妻子多病,两个子女正在上学,医药费、生活费、学费等开销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
黄通格所说的“移动”合作社是德保县明阳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现有种植辣椒1万多亩,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带动龙光、足荣等全县12个乡镇180个村7000多农户种植辣椒走上致富道路,其中参与的贫困户有3000户。该合作社辐射面广,随着辣椒翻地种植、田间管理、成熟收购等不同农忙季节,合作社也随着地域地块的工种情况转移,派专人随机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播种育苗、管护技术、采摘收购等“全托”服务,形成了完整的“移动”产、供、销产业链,实现辣椒产业的增产、增值、增效。
“根据不同村屯种植辣椒的工种实际,合作社随机转移,方便了农户,但最终目的都是为种植农户增产增收服务,帮助贫困农户尽快脱贫。”合作社负责人黄闯功介绍说。
搭乘“移动”合作社的“快车”,徊林村贫困户黄通格切切实实尝到了甜头。
德保县今年脱贫摘帽的目标是14个贫困村3895户15707贫困人口,任务艰巨。
“要实现脱贫摘帽,产业扶贫是关键,要大力发展合作制经济,构建扶贫市场主体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县委书记石永超介绍。
该县围绕“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减贫摘帽”目标,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加快产业规模化、特色化、现代化的发展思路,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能人等带动,以“公司+基地+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经营模式,不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足荣镇足荣村黄新共也受益于“移动”合作社,去年如期脱贫了。
“‘移动\’合作社真是好,第一时间就治好了我家3亩辣椒苗的病虫害。”黄新共是该村的辣椒种植大户,两年前加入了合作社,今年发展到4亩,仅仅是辣椒,他家去年就有2万多元的进账。
巴头、东凌等乡镇以山地为主,村民过去只靠种少量的玉米、黄豆、红薯等旱粮作物,加之交通等基础薄弱,大部分农产品自产自销,群众生活十分艰苦。如何帮村民摘掉“穷帽”,让大家早日过上富裕生活,成为该县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以来,“移动”合作社落户这些乡镇,带动村民发展辣椒产业,还解决了销路问题。
“再也不用愁种了辣椒没销路,到采摘收获季节,合作社每天都有收购车直接开到地头,辣椒就地变成了钱,真方便。一亩辣椒地收入超过3000元。”巴头乡多喜村辣椒种植户农彩车说。
“‘移动\’合作社灵活度高、覆盖面广、服务速度快,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下一步,我们将以贫困户脱贫、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不断壮大农村‘移动\’合作社,规范管理,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力争3年内实现全县群众脱贫致富奔康。”该县农业部门负责人表示。
□岑秀杯
新闻推荐
我们班的“飞毛腿” □德保县实验小学四(8)班小记者 蒙 毅
我们班有一个“飞毛腿”,他有刘翔的毅力和耐力,他为我们班争取了许多荣誉。比赛要开始了,“飞毛腿”站在起点上,抖抖腿,热热身,开足马力,跃跃欲试。“三二一!准备,跑!”随着“砰”的一声枪响,运动...
德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