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权先生原是德保县汽车总站的司机,最近出了一本诗文集,叫《岁月留痕》。
这本书是我们本土的一本好书,诗也好文也好,读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一,贯穿一根红线。作者在《打柴》一文中说,他“从风光如画的荔浦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一晃30多年了,当初的小青年如今已是年过半百的中老年人。”这扎根边疆把青春献给老区的精神,靠什么来支撑?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是完全不可能的。在特殊年代里,林权先生刚初中毕业,16岁就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到农村,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然而,这样的磨炼也变成了财富,奠定了他一辈子吃苦耐劳的基础,坚定了他的政治立场。在他的诗文中,我们随处可见他在这方面抒发的感情。如:“井冈山之行,是我人生道路上一次不平凡的旅程,它使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深刻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井冈山之行》)他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也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针砭。他嫉恶如仇,关心国事,用诗歌形式对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背叛宗旨生恶果”的告诫(《沉思》)。对于腐败行为,他勇于揭露、抨击。
其二,快乐写诗。林权先生说他“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诗,而是为了歌颂真善美和针砭假丑恶,喜欢将自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用诗的语言、诗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我写诗 我快乐》)。他认为“这样的诗才接地气,有灵气,这样的诗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者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从事写作的。为了写好一首诗,他有时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折腾到深夜未成就休息一下再写,被老伴笑称“走火入魔”,但他“清晨醒来便获得佳句”,所以是快乐的。作者一有新作,不急于求成,而是反复修改。经反复修改的诗词,是耐读的,如“享誉神州登六秩,‘芳山\’蛤蚧酒飘香。”写出了具有60年历史的德保“芳山”牌蛤蚧酒的“香”。
其三,通俗易懂,不乏艺术感染力。统观全书,一个特点是通俗易懂,用典很少,然而通俗中又不缺乏艺术感染力。在《再婚吟》中,当你读到“中年丧偶多愁苦,漂泊零丁前景茫”的诗句时,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岁月悠悠心忐忑,人生渺渺意凄凉。”这是“前景茫”的真实写照。读后使人感到很凄凉,很同情。俗话说“事不经过不知底。”没有亲身经历悲痛的人,是不知道生活中突然失去另一半的“愁苦”。谁也不想这样,但事情已经发生,又有什么办法?日子还得过下去啊,惟一的办法是“再寻伴侣”了。当我们读到诗的最后一句:“梅开二度放新光”,终于知道作者已经“无黑夜”,悄然放心。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作者一生与方向盘打交道,然而能写出这样耐读诗文,值得点赞。
新闻推荐
本报德保讯根据自治区“两会”安保总指挥部、市公安局的统一部署,9月9日晚,德保县公安局全警投入,开展“两会”安保第三次大清查行动。据统计,当晚该局共出动警力220人,检查KTV、酒吧6家,网吧7...
德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