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德保讯今年以来,德保县都安乡由包村领导牵头,党支部带动,扩大和丰富党员培训和教育,创新“党建+”模式引领脱贫攻坚。
党建+双联帮扶,社会力量聚起来。各村党支部从调动双联单位、驻村工作组、党支部第一书记等各方面力量入手,积极争取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政策,为村、户两级实施了一大批基础民生工作。党支部通过将社会帮扶力量凝聚在脱贫攻坚链上的做法,实现党建与双联行动、扶贫攻坚行动的深度融合。
党建+产业发展,致富门路闯出来。为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前期无资金的实际困难,各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村民合作社,其中仅今年预脱贫出列的凌雷村便成立了以村集体经济收益为项目的便民服务公司;积极推进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为抓手,让农民收入翻一番,探索经济结构调整——以脐橙、柑橘、桑蚕、肉猪、黑山羊养殖、中草药等特色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主打产业。采取“企业出资、土地流转、老乡参与、效益提成”的经营模式,带动全乡3016个贫困人口参与成立合作社,成立了坑甲、雷鸣、明善等种养专业合作社,村集体通过入股合作社,参与分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党建+致富能人,自力更生干起来。为充分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先锋引领作用,支部采取“班子成员+贫困户”和“党员致富能人+贫困户”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帮带”模式,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拓宽农民群众增收渠道。
党建+管理制度,农民群众活起来。在全乡范围内推进了党员固定“3+N”主题党日活动,以及各村“讲习所”全覆盖,使十九大精神理论学习入心入脑。包村领导开展“云山夜校”进村屯、百场廉政党课下基层等形式扩大和丰富村内党员能力素质提升。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模式,有效加强了基层党员日常行为和规范,通过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群众参评、组织评定等形式审议每一名农村党员的行为规范。□陈美任
新闻推荐
黄旭贤在观察果树成长情况这两天,家住德保县城关镇茶亭村外阿屯的黄旭贤除了像往常一样忙工作外,还忙一件重要的事:参加成人高考。“试一试呗,多一份准备,也多一个机会吧!”10月27日上午,自行踏...
德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德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