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和同行到德保县敬德镇采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情况。采访即将结束时,镇党委书记问我们有没有兴趣顺道去看看一棵有故事的山楂树?
“有故事的山楂树?”忍不住发问之时,脑海已迅速浮现电影《山楂树之恋》里唯美难忘的画面……“它可是我们这里的山楂王!没有它就没有王大妈家的今天,没有它就没有我们德保县山楂品种的优质,山楂产业的兴旺。”“哦,原来如此。一棵树有这么大的能量?”半信半疑、好奇之下踏上了探访之路。
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驱车不多时,就到了山楂王所在的德保县敬德镇陇正村陇怀屯。进屯下车不久,远远就看到一棵枝繁叶茂高大的山楂树卓然而立在王大妈家附近十几米远的菜园里。远看整棵山楂树像一把撑开的巨型花伞,由蓝天绿叶随意相间搭配而成的花伞婷婷如盖,美得自然而耀眼。随着逐渐走近,越发感觉人之微小树之高大如山。只见树干粗壮挺拔,要两个成年人才能伸手合围。龟裂的树皮粗糙枯硬,写满岁月的沧桑,树的纹路凹凸起伏,被岁月苍穹刻出道道深浅不一的皱褶。硕大的树根深深扎进泥土里,部分细根像八爪鱼的触手一样紧紧地抓着地面,盘根错节,牢不可动。粗大的树枝茁壮地向四周尽力伸展扩散,枝梢末端的树叶青翠油亮,有的一片枝繁叶茂密不透风,有的零零星星随意散落却又妙不可言。细看已有数不清的青色果实似繁星点点密布每一处枝梢。随着阵阵和风满树枝叶哗哗轻盈摇曳着,伴着在树上栖息的鸟儿们欢悦的鸣叫声,似合奏着春天的赞歌。陶醉其中的我仿佛小时候被母亲揽在怀中般温暖和踏实,忍不住啧啧赞叹。良久,回过神来才想起特意赶来在树下等候多时的山楂树主人王金丹大妈和村长,歉意地笑笑就开始攀谈起来。
王大妈告诉我们:这棵山楂树何年种植已经无从考究。从她记事起就看到它已经这般粗壮,年年开花结果。后来知道是她父亲小时候种下的,至少已有一百年的树龄。据该县林业部门勘测走访,这棵山楂树也是该县域内树龄最大的山楂树,被称为“山楂王”。
关于这棵山楂树更多的故事,王大妈开始只是说无法用语言形容,不愿多聊。随着话题的深入,她与这棵山楂树的点滴记忆不知不觉就像开了闸的潮水,收也收不住。这可是她家的血泪史啊!怎么可能忘记?早年离异的王大妈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女儿,在那个缺衣少食饥馑挨饿的艰难岁月,困苦程度可想而知。和同村其它农户一样,她们衣食寒素,饥一餐饱一餐,几分薄田旱地根本无法解决基本温饱问题,是典型的隐形贫困户。于是,门前那棵山楂树就是她们的希望、定心丸和命根子。
1994年,大女儿以优异成绩考上田东师范学校,喜讯传来,王大妈一家热闹非凡,道喜与祝贺声久久萦绕在她们心头。但每个学期3000多元的学杂费对于一个温饱尚未解决的农村贫困家庭来说,的确是不扉的数目,何况二女儿还在上小学?这可难倒了王大妈。深受没有文化之苦的王大妈面对艰难抉择与窘境,暗暗发誓:就是不吃不喝,也要让女儿继续读书。
那年的七八月份,是她人生中最煎熬的一个夏天。自从知道大女儿考上师范开始,她就开始想尽办法东挪西凑着学费。每天有事没事就到山楂树下看看:果子是不是长大点儿了?长势是不是良好正常?小果子被风吹落的数量正不正常?果子变红了,得仔细查看哪些可以摘了,哪些还要晚几天?收摘时还要反反复复查看确保每一处都已完全收摘。记得果子刚刚开始泛红的一天夜里,她被一场突然袭击的狂风暴雨惊醒。王大妈一翻身坐起来就想往外跑,去看看山楂树,无奈风大雨大,急得她在屋里团团转,也惊醒了两个女儿,每一分每一秒都让她煎熬难耐,每一阵风声雨声都像敲打着她的心脏。终于等到风雨稍小,顾不上天还没敞亮,披上斗笠戴上草帽拿着手电拔腿就往山楂树赶去。当远远隐约看到山楂树叶一片一片地倾斜,心瞬间纠成一团,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来到树下看到掉落地下大大小小红红绿绿的果子,眼泪喷涌而出,和赶来的两个女儿抱成一团,伤心地哭了起来。这可怎么办呀?这可是大女儿的希望呀!稍后,定定神,顾不上擦把眼泪,俯身查看掉果情况。还好!情况不是太坏。由于果子接近成熟,绝大部分都挂得很牢固,真是万幸啊!此后到果子成熟的每一天,她们天天祈祷老天不要再下大雨了。终于,熬到山楂果成熟了,收购山楂果的客商纷至沓来。说到这里,王大妈满是皱褶的脸上也由之前的愁云密布变成了堆起笑意,笑中带着泪光,但眼神充满坚毅。因为后来山楂果卖出了好价钱,孩子们的学费有了着落,家里的温饱也解决了。
继大女儿读田东师范几年后,二女儿也考上了百色卫校。她们的学杂费及日常费用主要依靠这棵山楂树的经济收入,是山楂树圆了两个女儿的读书梦。
两个女儿也很懂得感恩,遇到收摘时节,每每放学或放假在家就帮妈妈上树摘果。一旦碰到雨天,她们就穿上雨衣。为了预防不测,就用很多绳子绑在树枝上,即使树枝摇摇欲坠,也很踏实安全。看着几十米高的大树,再看看离树干很远的枝梢,想象着王大妈和两个女儿摘收果子的危险画面,我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太不容易了!太了不起了!母爱可以让一个弱女子无所不能!这么想着,忍不住向衣着简单朴素的王大妈投去敬佩的目光。
每年收完山楂果,王大妈总忘不了给山楂树施农家肥。在山楂树枝丫长到的对应地面,那是根须长到的地方,这些地面区域,王大妈都要施肥浇水。由于养料充足,管护得当,收完果子后,树叶依然墨绿如初。远看,如一团绿云。
每年大年初一,王大妈总是用一小块正方形大红纸虔诚地贴在山楂树的树干上,或用红头绳系在树枝上,口中念念有词,祈祷来年硕果累累。一年又一年,从山楂树开出洁白的花朵,到山楂果黄里透红开始成熟,王大妈每天清晨或傍晚都要到树下或看着花开,闻着花香,或看着果子由青变黄,由黄变红,那份喜悦与踏实,只有她才能深深体会与感受。
父亲栽植的这棵山楂树,就像是给晚辈留下的一笔定期存款,王大妈深深知道这样一棵山楂树对贫困家庭是多么的重要。从2003年起,她不辞劳苦,亲手培育了不少山楂苗,除了留给自家两亩多地栽种之外,其余的全部免费提供给村里人。如今,同屯及镇内的家家户户都种有山楂树,都有不少的收入,使不少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历年来,德保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结合该县部分乡镇气候、温差、土质、降雨等适宜种植山楂的特点,引导农户不断扩大山楂种植面积与规模。由于这棵山楂树结果年限长,成花容易结果早,而且连年丰产,色泽俱佳,周边乡镇凡是需要对山楂树进行嫁接的都纷纷远道而来,从这棵“山楂王”剪取枝条进行嫁接。这些年来,德保县境内满山满坡硕果累累的山楂树大多流淌着这颗“山楂王”的乳汁与血液,也蕴含着这棵“山楂王”优良的基因。如今,该县山楂种植已经发展到6.1万亩,敬德镇山楂种植面积超过1.8万亩,出产的山楂产品有山楂酒、山楂醋、山楂饮料、酸山楂、干山楂片等。截至2018年底,敬德镇山楂投产面积已达1万亩,总产量达1.5万吨,总产值达3000多万元。山楂产业为该镇年人均增收达10000元以上,是该镇继烤烟之后第二大支柱产业,也是农民脱贫奔康的重要收入。
如今,两个女儿都已经参加工作并成家立业,王大妈一人拉扯这姐妹俩长大、读书直至参加工作,自己现在也已年过七旬,头发早已像山楂花一样晶莹雪亮,但她仍然一如既往地慈爱、呵护着她的女儿们、她的山楂王、她的父老乡亲、她的四乡八邻。母爱让王大妈平凡而伟大着,大爱让王大妈仁慈无私而令人敬佩着,而她的山楂王像她一样大爱无私地用乳汁和血液滋养着千千万万德保人民。王大妈家因山楂王创造了脱贫致富的奇迹;王大妈因山楂王创造了凭一己之力助攻德保人民脱贫致富的奇迹;而山楂王创造了一棵树造福千家万户的奇迹!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夕阳开始西下,我们要踏上返程了。心情愉悦脚步轻盈地走了一段路,才发现来时匆匆,竟然没有在意满山满坡桃红柳绿,梨花压枝,春意盎然。回望山楂王,才发现它处在村庄的高处,像一个被鲜花簇拥的忠诚卫士,守护着这里的山山水水、千家万户。极目远眺,远处仿佛看到了千千万万个王大妈和千千万万棵山楂王在美丽祖国茫茫青山绿水的春阳中微笑着、摇曳着……
新闻推荐
消防队员和学生们一起接水装入储水柜。消防供图南国早报百色讯(记者蒋文跃)德保县东凌镇3所学校的师生面临饮水困难,在接到...
德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德保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