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百色 今日靖西 今日田阳 今日田东 今日平果 今日德保 今日那坡 今日凌云 今日乐业 今日田林 今日西林 今日隆林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今日德保 > 正文

老 屋□德保县燕峒初中 农 牧

来源:右江日报 2019-04-29 09:06   https://www.yybnet.net/

整理图书,从书页中掉下一张老屋的照片,一下就勾起我对它的回忆……

老屋是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两开间。南方习见的结构:下层是“畜牧局”,有牛栏猪圈厕所;中间是“人事局”,住着我们家四口人;上层是“粮食局”,在屋架和两面墙架上一根根碗口粗的木条,在木条上铺上小木条,便可以晾晒玉米、红薯、花生等粮食。

老屋仅约70平方米,由里往外分为三个区域,第一个区域是厨房,里间有大小土灶各一个,水缸一口,石磨一盘,长方体木制粮仓一个,简易碗柜一个。厨房约占整个房子的四分之一。第二个区域是房屋的中心区域,两个区域间顺着屋梁用木板隔着,安排中堂和卧室,中堂在进门的右手边,父亲的床铺就在中堂前面,毫无遮挡。进门的左手边就是母亲的卧室,四面有墙和木板隔着。第三个区域较窄,左手边是我的卧室,是我读初中后不愿与父亲同铺而隔出来的,房间显得很窄,但当时也没什么家什。

老屋的照片是2009年底要修建新屋时拍摄的。其实,印象中的老屋要比照片中的差很多。父母白手起家,用母亲的话来说是“在水面上生火”,能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居所已属不易。记得我读小学时,屋上无片瓦,房顶用茅草盖的。每年夏天到来之际,是我们家噩梦之时。暴风骤雨来袭,一家人提心吊胆、惴惴不安。“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等雨的脸盆、木桶都不够用。我们一家人真切体验到“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悲苦!改革开放之初,父亲和人合伙制瓦,屋顶的茅草才逐渐被瓦片取代。但瓦片数量也不足,盖得稀薄,雨天还有漏雨现象。雨过天晴,父亲和我就搭梯爬上屋顶维修,由于长期受风雨的侵袭,屋顶横梁、椽条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我们踩在横梁上,很担心会从屋顶摔下来。在学校读书,暴风骤雨之时就因为担忧家人的安危而睡不着。人住不安稳,下层的牛猪也遭殃。由于土质疏松,门前的小溪涨满水,就直接渗透到屋底,这里一个泉眼,那里一个泉眼,整个夏季,牛粪混着猪粪,加上人走牛踩猪踏,一片沼泽。这哪是人住的地方啊!

1991年我毕业参加工作,购买一些生活必用品,偿还家里部分债务,添加一些家什,手头便没什么余钱,节假日依然住着父母几十年的老屋。房屋过于简陋,自惭形秽,哪有颜面邀朋约友登门?幸好当时农村发展不快,村里新房新楼还不多,还可以私下自我安慰。

当家十年后,孩子逐渐长大,不宜再跟父母同床睡。修建新房便不得不提到新年议事日程上来。可手头刚有3万余元,当时建一个新房,得有10万余元不可。怎么办?商量的结果:势在必行,且建且筹。于是2009年底,我们决定拆旧房建新屋。花了几个月时间,竟然也没欠什么债,一栋两层半的混砖结构新房就建起来了,结束了终年为房屋安危担心的日子。

遗憾的是,辛苦一辈子的父亲没能住上“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新屋,他因积劳成疾已于2004年8月溘然长逝。

随后,我们在城里买房,不久又买私家车,步入有房有车一族,生活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倒吃的甘蔗——越来越甜”。

留下老屋照片,讲述老屋故事,意在告诉后辈子孙,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父辈没有为我们创造的,凭着我们勤劳的双手,不甘人后的骨气,我们也能创造我们想要的生活,只要热爱生命,只要足够努力,诸如房子、车子等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都会如约而至!

新闻推荐

博士李尚飞:驻村帮扶有“三度”□陈仁宝 杨雪佳 农玉箫 文/图

李尚飞(右)在了解村民家中产业发展情况。仲春时节,难得的暖阳照着大地。3月26日中午,当笔者见到李尚飞时,他正在桑树...

德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德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老 屋□德保县燕峒初中 农 牧)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