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汝彬和孩子们在一起。
国庆长假,忙碌了大半年的人们,趁着难得的长假,或在家休息,或出门旅游。可是,一个叫赵汝彬的深圳青年,在这个长假再次来到了百色市凌云县。赵汝彬带着为11所学校近800名孩子准备的文具、衣服和药品等价值近10万元爱心物资,第12次来到凌云。
“不去不舒服,和孩子们在一起是我一年中最开怀放松的时候,远比外出旅游开心。”他说。
爱心长征路,他走了7年
10月2日凌晨3点,山城还在沉睡当中,赵汝彬一行便抵达凌云县城。赵汝彬介绍说,国庆长假期间,为了避免拥堵,他们特地选择在1日下午出发,错开出行高峰,每辆商务车都配了2名司机,汽车从深圳驶往凌云山城,一共耗时十余个小时。长途跋涉日夜兼程,记者问他们累不累,“山里空气好啊,我们盼了小半年才有机会来,很期待,一点都不觉得累。”他们乐呵呵地回答,而赵汝彬对这条路更是无比熟悉,这已经是他第12次来到凌云看望山里的小朋友了。这一次,他还邀请了深圳沙井台商协会林国雄、松岗台商协会洪元国等爱心人士同行,爱心小组一行共11人。
大家陆续下车后,记者发现两辆商务车内装满了无尘粉笔、药品、鱼肉罐头等爱心物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是从深圳带过来的。临行前,赵汝彬已经将他购买的800套爱心文具,还有360套衣服、200双鞋子和50箱食品等共计60大箱爱心物资,以及林国雄等台商捐赠的4箱文具和募集的11箱旧衣物,通过物流公司送到凌云县瑶寨志愿者王清文老师家中。爱心物资几乎要堆满王清文老师家的小房间了,但是赵汝彬还是觉得不够,“能再多带一点就好了,孩子们真的很需要啊”。谈及孩子们,赵汝彬的言语间,满是关爱之情。
赵汝彬自己经营一家外贸公司,2005年,他跟随深圳海关的同志来到凌云县泗城镇后龙村捐资助学,瑶族同胞孩子的淳朴深深地打动了他,而这里的贫困也让他震惊。“给他们分吃的,他们接在手里,但是并不马上去吃,问他们为什么不吃,他们的回答大同小异,要么给奶奶,要么给妈妈,要么给弟弟……这是我一直牵挂孩子们的原因,他们太纯洁懂事,又太需要帮助了。看到他们,总让我想起自己的童年。”赵汝彬坦言,“当年家里穷,我读完小学就出门闯荡,他们的困难,我深有感触,希望能够为他们做点什么。”
搏击商海多年的赵汝彬心里最柔软的一处,就这样被触动了,当时他存折里钱不多,却毫不犹豫地捐了几千元。从此之后,他就与桂西贫困孩子们结了缘,长期与当地的“广西百色凌云瑶寨助学”等爱心团体联系。
就这样,年仅三十岁的赵汝彬,在大山里种下了一份牵挂,从那时起,他每年都要来凌云一两次,探访自己资助的孩子,同时给予瑶寨学校帮助,用他自己的话说:“能看到这些朴实的孩子们的笑脸,能看到他们重新回学校读书,这比去任何地方旅游都让我开心。”
“赵叔叔哪天来,哪天我们就过大节”
“2日到凌云,第一站九孔小学,十一点前往弄王小学,下午两点去弄新小学,三点去三合小学,3日早上去念恩小学,和学生吃饭后去下甲弄广小学,4日早上去三台小学、弄喊小学、天街小学,之后在二台走路半小时去学生家家访……”——这是志愿者杨可帮赵汝彬制定的活动流程,国庆期间,赵汝彬一行计划拜访9所学校600多名学生。这些学校都在凌云偏僻边远的山区。
抵达凌云后未做休息,大家草草吃了一碗米粉就来到瑶寨志愿者王清文老师家中,装上物资出发,终于在上午十点半,来到第一站凌云县泗城镇九孔祥钰希望小学。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叔叔好,阿姨好,你们辛苦了!”赵汝彬一行终于抵达九孔祥钰希望小学,孩子们列成两队鼓掌迎接。九孔小学所处位置海拔高千余米。如今,学校设有1~3年级,共106名学生,大部分学生每天要走1个小时的山路上学。
一到校园,赵汝彬一行就忙着给孩子分发礼物,拿到新书包、《弟子规》、文具、棉衣、面包、鞋子的小朋友们兴奋地尖叫起来。直到离开,孩子们把这些东西揣在胸前,口中喊着“谢谢叔叔”。
玉米粥和青菜是很多瑶寨小朋友的主食,碰上特别喜庆的日子、逢年过节才会加菜。所以每次来到大山,赵汝彬除了给小朋友们发放学习用具等外,他还会选择几个学校给孩子们加营养餐。他这次选择了海拔1000米的下甲乡念恩小学,他动手给孩子们做卤水鸭、煎虾、炒肉、煮面。还没有开饭,有的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拿着一次性筷子跃跃欲试。随着一声“吃饭”响起,桌上全是筷子,筷子全伸向了盘中的肉、虾,最后肉盘子被一扫而空。
除了给每个孩子捐赠了一个书包、一套文具和一些食品,赵汝彬还坚持给瑶寨里坚守的老师们送上慰问金、鱼肉罐头、驱蚊药和跌打止痛药等等。“他不远千里冒雨来到我校,给贫困孩子送来了冬衣、鞋子还有爱心包裹。中秋了,山里天气冷,真是雪中送炭啊。孩子们都说‘赵叔叔哪天来,那天我们就过大节\’。”凌云县三台小学的龙老师激动地说。
拉孩子们一把,已经成为他的习惯
自2005年后,每年“五一”、“十一”来凌云看看山里的孩子们是赵汝彬长假的固定任务,拉深山里的孩子们一把,已经成为他的习惯。现在,在杨可等当地志愿者的帮助下,资助人数从最初的不足百人增加到现在的上百人。
“对这些学生的资助,分为两种,他坚持每年为他们送去文具、棉被、米和油等物品。”杨可介绍,除此之外,赵汝彬还按照500~5000元不等的标准,一对一长期资助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各阶段学子几十人。
为确保善款能送到确实需要帮助的每位学子手中,赵汝彬为每位资助对象都办了一张银行卡,每年分两次将善款直接汇入资助对象的银行账号。“有些受助学子小学毕业后,就不愿继续求学了,所以现在一对一资助的学子多处于高中、中专阶段,其中包括凌云背陇瑶族首位大学生韦富祥。
10月2日连续看过了三所学校的孩子后,赵汝彬还与朋友们来到了韦富祥家里。韦富祥兄妹3人,初中起一直得到赵汝彬的资助,韦富祥告诉记者,他是他们瑶寨走出的第一名大学生,从初中开始到现在,赵汝彬一直在对他进行资助。“如果没有这些资助,我早就辍学了,也不可能有今天。”韦富祥说。
韦富祥主动提出将给他的资助每年减少1000元,用来资助更多急需资助的人。
“韦富祥的成长和懂事,让我感到很欣慰。”赵汝彬说。
呼朋唤友来助学
最后的四天时间里,探望孩子的路途尤其不易,车辆一直在蜿蜒的山路上奔波,盘山路下沟壑纵横,山高箐深,要拜访的学校深藏大山的褶皱中,上山的路除了弯多坡陡,还有两大特点就是弯急、路窄,车队遇到了不少问题:山高坡陡,商务车无法行进,赵汝彬便请志愿者联系了一辆后轮驱动的面包车来“接力”、货车抛锚挡住去路,大家便弃车,租乘多辆过路摩托车前往……
虽然困难不断,但是爱心小组一行还是坚持看望了7所学校的师生,直至5日那天,因为大雨路滑,加上路况复杂,为安全起见,赵汝彬让当地志愿者寻找当地司机和车辆上山。“山太陡路太滑了,不安全。”经验老道的当地司机都劝大家放弃雨天上山计划,迫于无奈,赵汝彬只好放弃去岩陇小学和盘卡小学捐赠的计划,他和瑶寨志愿者王清文老师一道,对原计划送去的爱心物资进行清点、打包,委托其择日送过去,同时委托其代为收集当地更多的贫困学校信息,制订捐助计划,以便明年“五一”、国庆假期再次自驾助学。
当日下午,赵汝彬爱心团队驱车启程离开凌云回深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每年‘五一\’、国庆,我能给孩子们带去的东西,除了书包、文具、衣物、食品等,就只能陪他们朗读课文,仅此而已。孩子们要想改变命运,必须走出大山!然而,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技能,是帮助山区贫困孩子走出大山、脱离贫困的另一种手段。通过多年的捐资助学,我所资助的学生中,很多是初中或高中毕业后,便不愿继续求学, 针对这些资助对象,我正积极联系深圳的一些企业界朋友。只要受捐对象愿意到深圳务工或学习技能的,我都会努力进行资助。”
新闻推荐
泛舟湖中 浩坤湖古称“东湖”,位于凌云县伶站瑶族乡浩坤村,碧波荡漾数公里蜿蜒到下甲乡彩架村著名的弄福公路山脚下,湖光山色处处成美景。明朝始就有不少历代名人畅游浩坤湖,留...
凌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凌云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