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晚会上,何凡表演吉他弹唱。
何凡(后左二)与罗锦佳先生(前左一)一家合照。
编者按: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1000多年前的盛唐诗人王维曾这样描写世界各国使臣来华的胜景,当时唐王朝盛世繁华,各国派遣留学生(遣唐使)到中国学习的盛况空前。
1000多年后的今天,又有很多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与以往不同的是,外国留学生留学的地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繁华的京城和经济发达的大都市,而是遍地开花地扩散在中国大地上。
作为广西的一个西部城市,百色近年来也迎来了不少外国留学生,他们有的来自风情浓郁的东南亚、南亚国家,也有的来自中亚,更有的漂洋过海从遥远的非洲、美洲赶来,他们来到壮乡百色学习汉语、医术。身在异国他乡,他们怎样适应百色的环境?对百色的印象、感受如何?他们又因何机缘来到百色这片热土,想必,每一个留学生都有一个关于中国、关于百色的故事。今起,本报推出“留学生在百色”系列报道,走近留学生,听他们讲述在百色的故事。
何凡,泰国孔敬市人,2013年9月7日来到右江民族医学院留学,学制一年,专攻汉语。在30岁的他眼中,来中国百色学习汉语,不像是一次出远门去异国他乡留学,更像是回到阔别多年、显得有些陌生的故乡。“百色就像我的家乡,百色的朋友就像我的亲人,百色壮语跟我们泰语也相似,甚至可以交流,让我感到很意外。”近日,何凡接受记者采访时,愉快地表达他对百色的感受。
其实,2013年9月6日,在泰国曼谷飞往南宁的航班上,何凡就表现出与“故乡”百色的某种缘分。“你是泰国人,要去中国什么地方?”“我要去中国广西百色。”“航班上有到百色的朋友,你可以跟他们一起过去。”“好的。”这是何凡回忆他当时与空姐的一次对话。
航班抵达南宁后,何凡在空姐的带领下见到了“百色朋友” 罗锦佳,两人一见如故,到了南宁,何凡便搭乘罗锦佳先生的车来到百色,当晚还到罗先生家吃了晚饭,才到右江民族医学院报到。
何凡爱音乐,会弹吉他,也爱唱歌,泰语歌、英文歌都唱,刚到学校不久,他就喜欢往有音乐的地方跑,认识了音乐学会的黄鑫(音)同学,他经常跑到黄鑫的宿舍借对方的吉他来弹,一点不生分。在百色才几个月,热情开朗的何凡已经结交了不少“百色兄弟”。
说到兄弟,何凡有个铁哥们“罗老大”,就是罗锦佳先生,他们一直保持联系,罗先生是凌云县人。2014年春节,何凡留校,应罗先生之邀到他的老家凌云过春节。带一个外国的“兄弟”回家过节,罗家人很高兴,族中兄弟与何凡也以“兄弟”相称,罗先生在家里是大哥,何凡就改称他为“罗老大”。罗先生的父母见这位异国青年如此有趣,也很高兴,还封了个红包给何凡。“我还没打开,等我毕业回家了要让我父母亲自打开,我要告诉他们,这是中国的‘父母\’给的。”何凡笑着说。
今年清明节,何凡也去了凌云的“罗老大”家,与罗家人一起上山扫墓,这回让何凡更加惊讶,但见饭菜煮熟后,大家争拿碗筷喊着:“哏嚎”(壮语吃饭的意思)。何凡发现这跟他们泰语中“吃饭”的发音太相似了,觉得很不可思议,吃饭时他与罗先生用泰语和凌云壮语交流,竟然也能听懂不少,辅助手势便可交流,这让何凡觉得百色更加亲切。
最近,何凡刚去南宁参加汉语水平考试回来,7月份,何凡就要毕业回国了。“你这么喜欢中国,以后还会再来么?”记者问。何凡笑答:“一定会再来,我还想申请奖学金到中国读博士呢!”
(图片均由何凡提供)
新闻推荐
清代泗城府疆域图(资料图) □杨光茂凌云,古称泗城,因自古就有澄碧、西溪、龙渊、龙溪四水汇入县城而得名泗城。据史料记载:宋皇佑五年(1053年),宋皇朝在凌云设置泗城州,清顺...
凌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凌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