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没有办法了,请你们帮帮我这个老头子,帮帮我们家,让我的三个娃娃继续读书。”近日,凌云县玉洪瑶族乡那力村丰香坪屯的农民韦绍益到本报编辑部反映他的难处,他告诉记者,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才通过《百色早报》向社会求助。
韦绍益今年58岁,因为家庭贫困,文化水平低,年近40时他才成家,“我老婆是傻(智障)的,除了一些简单的家务,什么都不会做。”韦绍益告诉记者,他妻子患有智力障碍,平时上山下地的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家里田地少,仅有的300多株八角和两亩茶叶就是他们的经济来源。“八角今年结得多明年结得少,现在我年纪大了,爬不上树去摘,只能等八角落了再去捡,那时候都买不得好价钱了,茶叶的收入也很少。”韦绍益和妻子育有三个女儿,目前大女儿在读技校,二女儿读初中一年级,小女儿上小学三年级,孩子还小的时候,一家人靠着这些仅有的收入勉强过日子。如今两个女儿到县城读书,开销越来越大,这对于他们这个原本就清贫的家来说,十分困难。
“我三个娃娃,其中一个也是残疾的。”说到二女儿韦美飞,韦绍益的眼角有些湿润。由于先天营养不良,二女儿从小患了腿疾,一直靠着拐杖行走,近几年韦绍益四处筹钱给女儿治疗,有了一些起色,“现在不用拐杖也可以走,但还是很困难,走得很慢。”医生说过,女儿的腿疾并非没有治愈的希望,但是治疗要趁早,若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恐怕以后会治愈无望。“我也想给她治好,可是实在拿不出钱了。”想到女儿的腿疾韦绍益的眼神明显暗淡了。
而目前最让他紧张的是新学期很快就要开学了,可是家里已经没钱,他担心新学期到了别家的孩子高高兴兴去上学,自家的女儿们却要辍学。“这一个月来,为了能让娃娃们继续读书,我跑了很多地方,所有的亲戚朋友家都到过了,我想哪怕借得一些钱先交开学要交的费用,但没借到钱。”让韦绍益庆幸的是他们家每个月能领取600元的低保,“娃娃开学前就去把钱取出来,过后只能另外想办法。”韦绍益说,这几年来,他都是这样过来的。可是,现在大女儿想继续升学,二女儿在县城学习的费用也一年比一年高,若光靠这每月600元低保费,其中一个女儿可能就要面临辍学。每每想到这,韦绍益就暗自流泪,他说,他的这种苦,枕边人却无法体会和分担,一个人撑起这样一个家,十年前他还觉得这是一个甜蜜的负担,如今他开始觉得这个负担压得他快撑不住了。“我快60岁了,身体也不好,好多体力活都干不了,没有钱,孩子们肯定没法继续读书了。”韦绍益说,他走投无路了。
“我一点钱都找不到,大女儿还想继续读大专,二女儿的学习成绩好,我也不想让她辍学,但是开销也一个学期比一个学期多,他们姐妹俩每个月的生活费就要1000多,还有一些穿的用的,我都不知道从哪里找钱来供她们。”韦绍益说,女儿们求学的愿望急切,他也希望女儿们学有所成,改变一家人的命运,“我们以后也要靠她们来养老,她们不读书,以后都不知道能不能养活自己。”说到未来,韦绍益有所期待,但更多的还是忧心。
热心的读者朋友,如今暑假已过半,韦绍益一家也正在为新学期四处奔走求助,若你有意帮帮这位无助的父亲,帮帮三个对求学充满渴望的女孩,帮帮这个举步维艰的家庭,请通过本报热线电话2893388或18977601511与我们联系。
新闻推荐
金保瑶寨奏响迎宾曲喝下迎宾酒 &...
凌云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凌云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