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石狮
古石柱
□杨光茂 文/图
凌云县迎晖寺遗址位于凌云县城西的迎晖山麓(现为凌云中学校园),遗址的建筑早已无存,大致范围已无法辨清,在凌云中学操场的西北边,有31件迎晖寺的文化遗存,包括1块古石碑、1座古石狮、29个形状不同的古石柱,这31件文物是研究迎晖寺历史的实物资料。现迎晖寺遗址已被定为凌云县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
据凌云县历史记载:唐朝佛教开始传入凌云,唐开元23年(735年)凌云建有一座“三宝庙”,因庙位于迎晖山麓,后将“三宝庙”改称迎晖寺,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重修。古时迎晖寺殿堂雄伟,佛像罗列,殿堂分头门、中殿、后殿、厢房等,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清宣统三年(1911年),在迎晖寺内设蚕业讲习所,民国元年(1912年),古寺房舍被改为学校,民国三十年(1941年),古寺被拆,创办凌乐联立国民中学。古寺被拆后,寺庙的佛像、碑刻、牌匾、铁钟等,或被毁,或流失。现迎晖寺遗址除31件文化遗存外,还遗留有一座铸造于明代天顺二年(1458年)的大铁钟(名为天顺铁钟)在凌云县博物馆陈列展出。
天顺铁钟的外形如倒杯,连纽高190厘米,顶口径80厘米,下口径116厘米,重千余斤。钟的挂耳(钟钮)呈弓形连体双龙头,自顶到底缘呈四组,各组的花纹图案各异。钟身铭文:“广西泗城州信官岑永昌于天顺二年立寺命匠铸钟号”,“天顺二年”,即1458年,至今已有556年的历史,“岑永昌”,也叫岑豹,泗城州第九代土司,他多次派兵侵略邻境,是一位穷兵黩武的土官,同时也是一位忠实的佛教信徒,最后被明王朝擒斩。
关于天顺铁钟,凌云的史料里记载有一则叫做“古寺晨钟”的故事。相传此钟铸成时,铸钟师傅嘱咐寺里的和尚,待他离开30里后才敲响,钟声就会传播得很远,但铸钟师傅只走到城南的朝阳关,只有4里,和尚便敲响此钟,从此,钟声就只能传到方圆4里了。古时每天拂晓,迎晖寺的钟声就连响108下,钟声宏亮,震得山城共鸣,此情此景,人们称为“古寺晨钟”。“古寺晨钟”是凌云古代的景点之一,民国元年(1912年)后,古寺房舍相继被改为学校,此景不复存在。
另外,关于迎晖寺遗址,还流传一则“蛋子和尚”的故事。
相传有一天清晨,迎晖寺灶火和尚照例去泗水河挑水,打水时发现一个鸡蛋滚进水桶里来,和尚自言自语道:“谁家的母鸡大清早就到河里生蛋流到我桶里来,我们和尚是吃素的,要这鸡蛋没什么用。”接着就把桶里的鸡蛋丢到河里,再次提水,不料鸡蛋又到桶里来了。和尚觉得奇怪,把鸡蛋往远处扔,又再次提水,发现鸡蛋还是游到桶里来。和尚说道:“真是讨厌”,这次他把鸡蛋往下游扔,并自言自语道:“不信你会往上游”,接着提了一桶水上来,发现鸡蛋还是在桶中。和尚心想:“我连丢三次,鸡蛋都知道游回桶里来,这鸡蛋一定与佛有缘。”而迎晖寺对面的朱三伯伯家,有一只母鸡刚抱蛋,和尚想,何不拿这鸡蛋去托他老人家给母鸡孵一孵,如果孵出来是雄鸡,就放到庙里做报晓用,如果是雌的,就送给朱三伯伯。对于灶火和尚的想法,朱三伯伯同意了。
母鸡孵了二十一天,雏鸡该出来了吧。朱三伯伯一大早就到鸡窝边查看,发现整笼鸡蛋全坏了,从河里捞出来的那个怪鸡蛋孵出了一个小孩来。朱三伯伯顿时慌了手脚,感觉出妖怪了,连忙把小孩抱到寺里。长老一边念阿弥陀佛,一边告诉大家不用大惊小怪,这跟孙悟空从岩石里面崩裂出来一样,并为这小孩取名叫“蛋子”。
长老和尚把“蛋子”托付给灶火和尚喂养。“蛋子”从小没病没灾,长得很快。寒来暑往,不知不觉度过了十八个春秋,这孩子长得一表人才,力大无穷,长老就给他改名为“蛋子和尚”。蛋子和尚聪明好学,学佛诵经,一教就会。学到本领后,蛋子和尚拜谢长老和灶火和尚的养育之恩,告别迎晖寺。他走两粤,下荆楚,云游四方学本领,学得一身好武艺后,到云梦山白云洞盗走白猿大仙的三部机密天书,解密后学得呼风唤雨、上天入海的绝技。后来,他凭这身绝技辅佐北宋宰相文彦博,讨伐河北坝州的王则之乱,功成身退,被北宋王朝封为蛋子禅师。
这是一则神话故事,但后来的史料认为,古时迎晖寺确实有蛋子和尚这个人。理由有三个,一是刻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的《迎晖寺观音后殿碑》记载:“宋仁宋时,有蛋子和尚,又名蛋子禅师,知兵法,佐大将军文彦博平河北有功,其出身实产于此,盖边方佛刹。”二是清朝康熙年间,凌云修整水源洞 ,雕塑菩萨像十多座,在观音座像的右下方,就塑有一尊蛋子禅师像,享受香火供奉,可惜“文革”时被打碎了,查找其它寺庙都没有蛋子禅师像,唯独凌云有。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以宋代文彦博平定河北坝州王则之乱的故事为背景,创作了二十回本的长篇小说《平妖传》,小说里一位主人公“蛋子和尚”的来历,是这样写的:泗州城有座迎晖山,迎晖山下有个迎晖寺,迎晖寺出了个蛋子和尚。小说虽然采用虚构的手法,但取材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如果小说采用虚构的手法将泗城州写成“泗州城”,那么蛋子和尚一定是出自凌云的迎晖寺,因为凌云古称泗城州,凌云城泗水河畔有座迎晖山,迎晖山下有座迎晖寺。
迎晖寺遗址遗存的文物和流传的故事,证明迎晖寺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
新闻推荐
杨国锋的“油茶梦”□本报记者 陈伟玲 通讯员 徐顺强 文/图
图一图二图三  ...
凌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凌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