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广宇(左)将捐款交给万美林后,和小良朋打起了招呼
12月26日,天空灰蒙蒙的,阵阵寒风吹来,行人不禁把身上的外套裹得更紧些,百色学院扶残协会会长吴广宇同学和他的伙伴们来到租住在市区百家汇附近的万美林家里,给万美林与她的儿子付良朋带来了冬日的温暖。
“万大姐,这是同学们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帮到你们,也祝愿付良朋小朋友能早日康复。”吴广宇将同学们的捐款交给万美林时说。家在凌云县的万美林有3个儿子,大儿子付良赞和小儿子付良朋都患有先天性脑瘫,万美林带着小儿子在市区租房治疗,丈夫在家里一边照顾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大儿子、一边打点零工,一家人的生活和孩子的治疗费就靠丈夫打零工赚的一点钱支撑,孩子还需要长时间的治疗,而治疗费用却让这本就不富裕的一家人陷入了困境……(本报10月28日第4版、10月29日第4版曾对此进行报道)
“在早报上看到这两篇报道时,我很认真地读了,一个家庭有一个孩子患脑瘫已很不幸,更何况是有两个,看完报道后我就决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一家。”明年就将毕业的百色学院中文系学生王永青告诉记者。随后她写好倡议书,找到了百色学院扶残协会的会长吴广宇同学,想发动同学们为付良朋小朋友捐款。“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想汇聚同学们的力量帮助他们。”接着,吴广宇开始在扶残协会和他所就读的外语系向同学们发起倡议,“很多同学看过倡议书后都为付良朋的病情揪心,愿意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吴广宇说,“后来协会里的成员也到自己所在的班级发起倡议,这样一来,知道这个故事、愿意帮助小良朋的同学就越来越多。”
倡议发起后同学们你三五块、我几十块地开始为付良朋捐款,虽然每个同学的能力有限,捐款也有限,但众人拾柴火焰高,绵绵小爱汇聚成了长长的河流,凝聚成大爱。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吴广宇和他的伙伴们为付良朋筹集到了4150.6元的捐款。“感谢你们这么关心我们,我们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你们的,只能谢谢你们了……”接过捐款的万美林热泪盈眶,没念过多少书的她不善于表达,但每声“谢谢”都是发自内心。
“这次募捐多亏了吴广宇,看了我的倡议书后,他对这件事十分积极,虽然期末了学习很忙,但募捐的很多事情都是他在做。”说起这次捐款,王永青忍不住赞扬吴广宇这个师弟。面对赞扬,吴广宇有些害羞,“这是我们协会应该做的,能帮助别人我也很快乐!”吴广宇还表示,他已把倡议书拿给学校其他社团的负责人,他们还将继续号召更多的同学参与到帮助付良朋的行动中。
离开万美林租住的房子前,一直在妈妈怀里“咿咿呀呀”的小良朋像是知道了哥哥姐姐的关爱,脸上一直挂着灿烂的微笑,仿佛灰蒙蒙的天空中一缕明亮的阳光,融化着大家的心。
新闻推荐
“我要为女儿活下去!” ——退伍老兵身患肺癌急需救助 □本报记者 陈伟玲
“我想了很久,实在万不得已才打这个电话的。”电话那头,陈大安的声音听起来有气无力,还常伴有一两声咳嗽。身患肺癌的他,已经花光...
凌云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凌云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