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凌云讯 社会矛盾化解事前出招、科技防控案前对策、社会化管理全面覆盖……5月24日,笔者从凌云县相关部门了解到,通过一系列举措,凌云县社会公众安全感连年提升,长期位居该市前三。
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该县一方面对重大项目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和社会矛盾招投标进行先期预测、先期研判、先期防范、先期化解,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如对那追水库等17个投资超过1000万元的重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保障每个项目建设得以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对矛盾纠纷多发领域,创新调解手段,建立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体系。去年以来,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方面,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
同时,该县推行社区和农村治安“网格化”管理,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在该市率先建成“互联网+”智慧警务监控系统。目前,该县共建设电子视频监控探头1500多个,并与县“治安监控指挥中心”联网,形成了覆盖全县的电子视频监控网,将每个重要场所、重点监控区域纳入公安监控范围,降低了街面发案率,解决了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此外,该县各乡镇根据各自特点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营造群众安全感。如泗城镇“社区网格化”管理实现“事在网上、人在网中”;下甲镇拓展村屯“立体化治安防控”建设,筑牢了农村治安防护墙;沙里瑶族乡推行“农村治安联防”模式,提高了农村治安防控水平;逻楼镇“向社会购买法律服务”,及时解决了群众利益诉求;加尤镇“五步调解法”,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玉洪瑶族乡推行“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杨再江)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曾铁强本报通讯员万如庆莫有合王世勇6小时,降雨量达360多毫米——6月27日晚至6月30日,凌云遭遇自1958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降雨。16小时,清除3万余立方米塌方;24小时,转移安置7...
凌云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凌云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