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路过位于凌云县玉洪瑶族乡玉保村的凌云县百香果扶贫产业合作社示范基地时,看到一个个百香果挂满枝头,社员们在有序地把采摘回来的百香果打包装车发往上海,看着来自北京、厦门、武汉、广州、南宁、百色等地的一张张订单,社员门脸上乐开了花……如今的玉保村,村民的致富路子多了,大家的腰包鼓了。
“县百香果扶贫产业合作社示范基地是去年4月创建并投入生产。这是县人大代表、玉洪瑶族乡玉保村民委主任肖凤莲根据本村特点,多次自费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党员代表、经济能人和群众代表到田阳、桂林等地参观考察后才发展起来的。”乡党委书记张孝廉介绍说,目前,该基地种植百香果180亩,涉及农户130户;由公司组织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并负责统一销售,使果农掌握了种植技术的同时降低了种植风险。“百香果已进入第二年挂果期,今年挂果亩产约550公斤,按目前市场价10元/公斤计,预计年总产值近100万元。”肖凤莲说。
发展百香果产业不仅圆了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的就业梦,也成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路的新路子。“之前到外地打散工很辛苦,一年下来也没积得几个钱。如今在基地做工一天得100元左右,又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以比前好多了。”玉保村皮哄屯返乡农民工罗世昆乐呵呵地说。据了解,该基地的130户农户中有94户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通过参加合作社生产经营,今年预计有23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实现脱贫目标。
“我是由人民群众选出来的代表,一定要为群众服务。作为一名基层的干部,要发挥作用,带领乡亲们发展经济,走上致富路。”肖凤莲说。
肖凤莲为人正直,敢于为民代言。2014年当选玉保村民委主任以来,无论工作多忙,她总不忘了解民意。这些社情民意成为她在人代会期间提出议案和建议、意见的原始资料,但她并不仅仅局限于当“传声筒”,有时为了酝酿一条好的建议,她多次召开座谈会,到现场实地查看,反复论证核实。因此。她在县、乡人代会或相关会议上提出的议案和建议、意见基本上被采纳并得到较好解决。这些年来,她向人代会或相关会议提交了10多件议案和建议,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近年来,玉保村在肖凤莲的带领下,引进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标准化农田改造,发展百香果产业,扩大柑桔种植,先后实施了小水农田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移民搬迁、屯级道路硬化、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全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群众收入大幅提升。据统计,该村现有人口2300多人,在本村企业务工的就有300多人,吸纳外地100余人来本村务工,2015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达5794元。
谈到今后的工作打算,肖凤莲说,在把本村的百香果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建设集中连片的葛根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中草药产业规模化发展。总之,要大力发展群众能增收、能致富的产业,让乡亲们尽快过上好日子。
新闻推荐
本报凌云讯近日,凌云县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工程项目“幸福家园”一期购房抽签仪式在县体育活动中心举行,40户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抽签活动,选购到满意住房。该县一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位于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