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边干了一年多,每天有100元钱的收入。在家门口就可以赚钱,真好!”10月23日,在凌云县玉洪瑶族乡百香果扶贫产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家住玉保村皮哄屯的贫困户罗世昆一边背着摘好的百香果向停靠路边的大货车走去,一边对笔者说道。
“位于玉洪瑶族乡玉保村的凌云县百香果扶贫产业合作社示范基地,是去年4月创建并投入生产。这是玉保村民委主任肖凤莲根据本村特点,多次自费组织经济能人和群众代表到田阳、桂林等地参观考察后才发展起来的。”联系玉洪瑶族乡的县委副书记何大功介绍说,目前,该基地种植百香果180亩,涉及农户130户。由公司组织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并负责统一销售,使果农掌握了种植技术的同时降低了种植风险。“百香果已进入第二年挂果期,今年亩产约550公斤,按目前市场价1公斤10元计算,预计年总产值近100万元。”肖凤莲说。
看着来自北京、厦门、武汉、广州、南宁、百色等地的订单数量逐月增多,肖凤莲决定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打算吸纳更多的贫困群众加入合作社,帮助贫困户就业。“一个人富了不算富,我要让大家的钱袋子都鼓起来。”肖凤莲信心满满地对笔者说。如今,该县百香果扶贫产业合作社示范基地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在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方面作用逐渐凸显。“之前到外地打散工很辛苦,一年下来也没存得多少钱。如今在基地做工一个月得3000元左右,又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以比前好多了。”玉保村先峰岭屯返乡贫困户李书会乐呵呵地说。据了解,该基地的130户农户中有94户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通过参加合作社生产经营,今年预计有30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实现脱贫目标。
近年来,玉保村在肖凤莲的带领下,引进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标准化农田改造,发展百香果产业,扩大柑桔种植,先后实施了小水农田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移民搬迁、屯级道路硬化、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全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群众收入大幅提升。据统计,该村现有人口2300多人,在本村企业务工的就有300多人,吸纳外地100余人到本村务工,2015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达5794元。
谈到今后的工作打算,肖凤莲说,在把本村的百香果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建设集中连片的葛根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中草药产业规模化发展。总之,要大力发展群众能增收、能致富的产业,让村民特别是贫困群众尽快过上好日子。
新闻推荐
红军精神烛照脱贫路 党建示范带动惠民生 凌云2.4万人年内实现脱贫出列
本报凌云讯今年以来,凌云县以红军精神强力推进53个贫困村、11325户48078贫困人口脱贫摘帽工作。截至9月底,全县已实现脱贫3387户14948人,占年度计划数3667户16011人的92.4%和93.4%;预计全年可实现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