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雾霭弥漫。一声高亢粗犷的“喊山”划破了寂静的山野,由男子群舞演绎的沉寂土地开始缓缓涌动,嫩绿的茶苗慢慢破土而出,渐渐长成一株枝繁叶茂的古茶树,壮族先民们围着古茶树欢歌祈福,感谢茶祖带给他们永世留存的芬芳……月日时,百色高中礼堂内,热情洋溢的迎宾歌舞《千年茶缘》,拉开了百色市第四届文艺汇演凌云专场演出的帷幕。
“本场晚会的主题是《茶风古韵·山水凌云》,以凌云最具特色的山、水、茶为三大主线,把凌云壮、汉、瑶各族同胞从古到今的相互包容、相濡以沫、勤劳善良、热情好客的精神和生活状态充分展现到舞台上,通过壮、汉、瑶各个民族的民族风俗、服饰、音乐等展示凌云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晚会总导演、凌云县文体广局副局长黄慧告诉记者,山,表现凌云是一座魅力山城,也体现凌云人民如山般勇敢坚毅、坚韧不拔的精神;水,展现凌云山上水城的风姿,也体现了凌云人民心灵如水般柔美和灵动;茶,则展现中国名茶之乡凌云穿梭千年的茶风古韵。
悠扬的山歌声从远处飘来,一壮族男子独自在荒山野岭艰难跋涉,栽种一株株茶苗。随后,越来越多的壮族男女紧随其后艰难跋涉,栽种茶苗,茶苗日渐茁壮,蔚然成林,他们便成了一条缠绕于山间的彩带,犹如行云流水般游走在茶山丛林之中,一片片茶林渐渐堆积如山,慢慢形成了层层叠叠的绿色“金字塔”……舞台上,群舞《云绕茶山》正魅力上演,作为舞台道具的国家4A级景区凌云茶山金字塔模型让观众眼前一亮。
“我虽没去过凌云茶山金字塔景区,但通过观赏《云绕茶山》这个节目,让我领略到了凌云茶山的壮美,有机会我一定要去欣赏一次云雾朦胧中的凌云茶山美景。”在现场观看晚会的市图书馆职工陆镜洁对记者说。
据黄慧介绍,茶山金字塔的模型是晚会的特色之一。通过舞蹈演员们站在茶山模型上表演栽培茶苗的画面,将凌云各族人民日常辛勤劳作的场景展现出来。《云绕茶山》是晚会上篇《山·古府茶韵》中的节目之一。晚会分为四个部分,除上篇《山·古府茶韵》外,还有中篇《水·风流朝里》,下篇《茶·飞梦凌云》和尾声《茶香凌云》。
“之前看到朋友发的凌云浩坤湖的图片时,我还以为图片里美丽的山水是桂林的呢,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去一览浩坤湖优美的自然风光……”晚会现场,来自市人民医院的潘彦伊充满着些许遗憾的话音刚落,晚会中篇《水·风流朝里》开篇节目女声独唱《美丽浩坤湖》便婉转入耳:“山峰倒影,在清澈的水面,我和你在微风,在微风中荡漾……”舞台上缓缓漂流的竹筏,和着歌曲优美的旋律,着实让人现场感受到“浩坤湖水碧连天,倒影青峰花竹烟。一叶扁舟君自去,桃花源里觅陶潜”的悠然自得。
壮、汉、瑶等各民族的歌手从四面八方涌来,壮族人拉起马骨胡唱起了古朴的壮戏,瑶族同胞吹响长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高山汉唱起了高亢嘹亮的山歌,他们齐歌共舞,共同欢庆。这时,赶圩的商人们,也挑着一担担茶叶等货物,涌向了舞台,整个晚会现场沸腾喧闹,呈现出一派盛世欢歌的祥和景象……歌舞《闹歌圩》真实展现了凌云朝里歌圩的盛况,让观众们犹如身临其境。
凌云的历史,是民族融合与和谐发展的历史,是千年古茶飘香四溢和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不断得到发掘和弘扬的历史。晚会下篇《茶·飞梦凌云》中的大型情景表演《走进凌云》,通过两位游客的视角,全面展现了凌云的历史、土司、茶、民族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近年来凌云的城乡变化和旅游、文化等产业发展情况。日新月异的凌云,让人应接不暇。凌云,这颗镶嵌在桂西北群山中的明珠,将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晚会在大型民族歌舞《茶香凌云》的动听旋律和欢快舞蹈中徐徐落幕。
新闻推荐
近年来,凌云县泗城镇、下甲镇、加尤镇等乡镇农民依托传统手艺,通过家庭作坊生产加工红薯粉并推向市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加工户通过生产红薯粉户均增收上万元,带动了全县各乡镇红薯种植产业。图为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