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凌云讯为提升特少数民族群众自尊、自信、自强、自重的综合素质,消除“等、靠、要”的思想,及早实现脱贫奔康,今年以来,凌云县沙里瑶族乡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好“瑶家夜校”活动。
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协调保障。该乡成立了以党委一把手为组长的特少数民族“瑶家夜校”活动领导小组,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统战委员为办公室主任,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协调,确保全乡特少数民族“瑶家夜校”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
统筹各方力量,强化责任落实。成立由各联系村领导、包村干部、全乡特少数民族干部、教师,以及各村特少数民族骨干和特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等组成的特少数民族“瑶家夜校”工作队,同时各村设立工作组,由各包村领导任小组长。并将本乡特少数民族干部、教师和各村屯特少数民族骨干人员,报经县委党校统一培训后,分配到各村工作组,分赴各村特少数民族聚居村屯,通过开展亲情化、互动化、党员能人和致富带头人现身说法“瑶家夜校”素质教育宣讲、座谈。
成立文艺巡演队,展现本乡特少数民族精神面貌。各村工作组组织本乡特少数民族,自编自排1~2个反应本乡特少数民族风情,宣传国家民族政策和扶贫政策,内容积极向上的文艺节目,经领导小组审核挑选,组成本乡特少数民族文艺巡演队,开展文艺展演。并从中选取1~2个具有本乡特色和代表性的文艺节目,推荐参加全县特少数民族文化下乡巡演文艺队,充分展示本乡特少数民族的良好精神面貌。
突出重点难点、强化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要求各工作组要对所负责的特少数民族聚居村屯做到重点突出、分类推进,特别是对特少数民族高度聚居且人口众多、贫困发生率在20%以上的特少数民族村屯,实行重点宣讲、感化培训和重点扶持推进工作。同时,每个村都要注重培养和树立典型,用典型说话,进行示范带动。
注重从娃娃抓起,实现“小手拉大手”。要求全乡中小学校要利用学校优势,将提升特少数民族素质工程从娃娃抓起,重视特少数民族骨干教师的培养,将特少数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丰富多彩的课程中去,探索开设民族班等,从娃娃起开始建立民族自尊、自信、自立的品德,最终实现“小手拉大手”。
□冯冬月朱洪淼
新闻推荐
本报凌云讯(记者/陈强通讯员/祝有慧)6月19-21日,中国茶叶学会广西百色茶产业发展咨询会暨凌云白毫茶高峰论坛在凌云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茶业界专家,共同为凌云县茶产业发展把脉。“建议打造好凌云...
凌云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凌云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