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百色新闻 > 正文

中国新闻奖作品展

来源:广西日报 2009-12-03 23:24   https://www.yybnet.net/

作者:梁浩

编辑:李志仁

体裁:通讯

刊发时间:广西日报1981年8月10日2版

获奖情况:全国好新闻奖(1981年)

评介: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社员超产,干部眼红,撕毁合同的事屡有发生。这篇通讯通过5位农民同单方撕毁合同的生产队干部打“官司”的故事,反映了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的深刻变化。三中全会后,党的政策不仅给农民带来了生产上的动力,而且唤醒了他们作为主人翁的自豪感。通讯中5位农民不但勤劳致富,还理直气壮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维护自己的尊严,生动地体现了当代农民新的精神面貌。

作者:于起翔

体裁:消息

刊发时间:广西日报1991年1月16日1版

获奖情况:第二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评介:记者以职业敏感从22名大学毕业生站柜台的新鲜事中,看到中国改革大潮中的一朵浪花,它很“新”,很“潮”,也很有“方向性”。于是,以现场采访的方式和现场视觉描写的手法,生动再现了大学生售货员的风采,揭示其中代表的时代意义。文章发表后,被国内外十多家媒体转载,并在当时倡导以现场短新闻写作为新闻改革突破口的上世纪90年代屡次获奖。

作者:陆永春

编辑:李萍

体裁:通讯

刊发时间:广西日报1997年12月17日1版

获奖情况: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评介:这篇通讯用大量充实的材料,从新的视角深刻地揭示了南宁市创建精神文明所探索出的一条新路子。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情况,记者进行了艰苦深入的采访。对搜集来的有关资料和文件、采访笔记去粗取精,抓住问题,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明确论述,很好地反映了南宁市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成就和经验。通讯见报后,自治区和南宁市领导给予充分肯定,中宣部《新闻阅评》小组给予了高度评价。

作者:甘毅

编辑:黄祖松

体裁:消息

刊发时间:广西日报2002年10月9日1版

获奖情况: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评介:2002年,百色田阳发现壮族始祖布洛陀文化遗址,作者是最早获得消息的记者。但是基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证精神,作者没有急于抢发新闻,在全国各大媒体蜂拥而至播发新闻的时候,只是全面深入地采访,跟随专家三上田阳敢壮山收集两万字素材,认真听取和等待权威专家的意见。经过各学科专家会审,特别是全国壮学权威专家梁庭望教授下了结论后,作者才后发制人地写成浓缩到750字的消息《1700万壮民族找到了文化源头》在广西日报头版刊发。作者提炼出这个最能体现发现布洛陀文化遗址价值所在的主题,实现新闻价值最大化。

作者:李志松

编辑:董汝光

体裁:消息

刊发时间:广西日报1987年8月18日1版

获奖情况:全国好新闻奖三等奖(1987年)

评介:记者的见闻极富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饶有兴味。在“壮乡劳务市场”,不管是“顾主”也好,还是“帮田妹”也好,都是那样的理直气壮,不卑不亢,“成交”后双方都一样兴高采烈,谁也不再为劳务交易提心吊胆。“帮田妹”多姿多彩的劳动、生活,令人神往。从记者浓墨描绘的地方风情画中,可以看到壮乡在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出现的深刻变化。

作者:王贞桐 唐世林 唐日明

体裁:消息

刊发时间:广西日报1992年11月25日1版

获奖情况:第三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评介:1992年11月24日上午,由广州飞往桂林的一架波音737客机在阳朔境内失事。当时还在永福县采访的记者火速赶回桂林投入对这个事故的采访。记者克服重重困难,深入空难现场,仔细察看,耐心询问当地农民和有关领导,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写成此则消息,并千方百计找到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审阅签字,及时发回编辑部。消息见报后,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作者:沈桂才 谢蓓

编辑:黄祖江 雷艳军

体裁:通讯

刊发时间:广西日报2000年8月9日1版

获奖情况: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评介:该文主要报道了南宁市在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方面如何改变观念、采用灵活的办法,实现了知本与资本的有效结合。2000年7月,南宁市委宣传部组织媒体记者前往南宁市高新区采访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成就,有好几位美国来的博士在这里打钟点工,作者对此进行了专门采访,掌握了许多具体的素材后,完成了本文。文章见报后,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反响很好,外地的一些政府官员和企业家来南宁考察,大胆借鉴南宁引进人才的做法。

作者:黄祖松

编辑:周文华

体裁:新闻论文

刊发日期:《新闻战线》2002年第5期

获奖情况: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评介:经济报道在报纸中占很大分量,它的质量如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张报纸的质量,而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报道存在一种严重的弊病,即缺乏对经济新闻价值取向的准确定位,价值单一化。许多经济新闻的价值只是“表现大好形势”、“统计经济数字,描绘经济发展进程”、“指导号召生产”,主题雷同,外行人不关心,内行人得不到启示。该文指出,经济报道必须从传统的思维和报道方式中走出来,另辟蹊径拓展它的价值,并提出从经济与生活、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的关系上去开拓经济新闻的价值。该文是广西第一篇获中国新闻奖的新闻论文。

作者:张承工   蒋钦挥

编辑:饶滔

体裁:言论

刊发时间:广西日报1987年12月22日1版

获奖情况:全国好新闻奖二等奖(1987年)

评介:1987年海南正处于建省筹备阶段,记者深入海南采访,探究如何在广西与海南间架设“桥梁”。记者认为广西需要主动出击,大胆显示自身优势,才能在竞争对手如林的“海南潮”中获胜。记者坚持以实为主,以事明理的手法,通过对海南现状的概述,显示“广西牌”的地位,以及“广西牌”的策略。文章见报后,反响强烈,区内一些较有名气的建筑、建材企业纷纷到海南投入竞争;一些县市领导亲自到海南作考察,制定生产发展的具体规划。

作者:夏海澄

编辑:陈健民

体裁:通讯

刊发时间:广西经济报1993年6月22日1版

获奖情况:第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评介:上世纪90年代初,为增强国有企业活力,“转机建制”等改革在全国蓬勃兴起。但是在实际操作当中,不少地方和企业走进了误区。该文反映的就是在建立企业集团中存在的“拉郎配”等重大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当时又具有比较广泛的代表性。该文发表后在当地和自治区经委系统引起热议,并和采写心得一起,收入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武汉大学本科生教材《新闻评析原理与务实》一书。

作者:甘毅

编辑:黄祖松

体裁:消息

刊发时间:广西日报2001年6月22日1版

获奖情况: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评介: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和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大潮中,作者及时捕捉到了广西人民的一大创举——一种具有民族特点、群众喜闻乐见并行之有效的思想宣传方式,即利用山歌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则消息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它强有力地配合了全国和广西全区开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使这个活动变得生动活泼,符合受众需要,入脑入心,卓有成效,获得自治区党委和中央“三代办”的肯定和赞扬。

作者:于宝宪 黄耀高

编辑:黄奇志

体裁:消息

刊发时间:广西日报2003年11月14日1版

获奖情况: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评介:在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好农村五保户的供养问题,是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广西民政部门围绕这一课题,从2001年开始,先后在贺州、钦州、贵港等市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这则消息正是以时代的视角,社会的角度,讴歌了广西各级党政组织在推进市场经济的现实条件下,以关心、爱护社会弱势群体为己任,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安置农村五保户,具有推广实践意义的正确路子。消息见报后,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新闻推荐

在百色起义龙州起义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李源潮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百色起义、龙州起义80周年。首先,我们深切缅怀组织和领导这两次起义的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陈豪人、雷经天、韦拔群、俞作豫等老一辈革命家,向在起义和创...

百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百色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国新闻奖作品展)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