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百色讯 (见习记者/骆怡 通讯员/韦万忠)4月16日,百色市右江区龙景街道江凤村的水田里青青的秧苗已经长至20多厘米。老农黎克武顶着草帽,持着铁叉,将渠道中的树枝、残叶捞起来,让渠水畅快地流入田里。这是由福禄水利工程从福禄河中引来的水,即使是在这个60年未遇的旱季,江凤村的农业生产也不曾缺水。这次旱灾中,右江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抗旱保春耕起到了巨大作用。
近几年来,右江区利用上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对9个乡镇的部分村屯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以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开挖疏浚渠道和衬砌渠道,进行水利渠道三面光硬化等。经过努力,完善了水利灌溉渠系,形成了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丰收的农业生产新格局。截至目前,右江区专项用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4055万元,改造中低产田9.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79万亩,项目涉及右江区所有乡镇,惠及农业人口8万人。
新闻推荐
本报百色讯(记者/曾铁强通讯员/许峰)5月12日,记者在右江矿务局调度中心的大屏幕上看到,井下生产、瓦斯、综采等一切动态,都在地面监控系统的掌控之中,实现了现代化科技采煤。像右江矿务局这样,以企...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