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肖军通讯员曾杰晚报讯 昨天,在第一看守所里,一名姓杨的在押人员想到自我毁灭的人生经历,不由自主地抱头痛哭起来。看守所民警几经劝慰,好不容易才使他的情绪稳定下来。杨某到底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深渊的呢?今年42岁的杨某1968年出生在越南高平省一华裔家庭里,父母均为教师,从 小闻着书 香气息的他于1978年随父母回到了中国,迁居广西百色市,1982年转居江西省金溪县某华侨农场。由于父母双双是教师,杨某自然也受到了较好的教育,虽然他10岁才开始上小学,但他仅用9年时间完成了小学至高中全部课程的学习,1987年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区内一所高校学习越南语。
通过4年的本科学习,1991年毕业后的杨某被分配到广西某县边境贸易局当翻译。随后的几年,边贸翻译的特殊身份让他结识了许多当地以及越南做边贸生意的大老板。受其影响,1996年3月,杨某停薪留职下海经商,做起了边贸生意。这一年,他娶了一名漂亮的妻子,并把远在江西的父母迁来同住。1997年9月,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家庭生活美满。生意场上,当边 贸翻译期间建立起的人际关系也使得他春风得意,到1998年,他事业已小有所成,资产过百万,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人物。
家庭的美满、事业的成功以及对金钱的拥有并没给他带来太多的快乐,他的精神上反而越发空虚。
1999年夏天,杨某出差境外洽谈生意,在一次宴会上,酒足饭饱后生意伙伴拿出了一包海洛因,要给大家来点刺激。杨某怀着好奇的心情吸了一点,毒魔从此缠上了他,让他踏上了不归路。至2003年,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他吸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因愧对父母、妻子、女儿,他离开了家,选择以贩养吸,成为了一名毒贩。
从此以后,他开始进进出出“高墙”:2004年2月因贩毒被判入狱3年6个月,2007年9月再次因贩毒被判入狱1年6个月,2009年3月刑满释放。仅4个月后,他又因与他人在运输毒品过程中被警方抓获,当场被缴毒品海洛因325.66克。
当听到中级人民法院宣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全部财产”时,杨某瘫软在地。他深深地知道,这一条不归路是自己踏上的,但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新闻推荐
...
百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百色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