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元旦,韦国清(前排中)和覃应机(右一)到正在兴建的西津水电站检查指导工作。
建国前广西只有一个108千瓦的小水电站。
1958年9月,韦国清到横县附近的西津村,实地考察准备上马的西津水电站。
西津离横县县城5公里,距南宁100多公里。这个位于郁江,装机容量23.44万千瓦,兼有航运、灌溉等效益的工程,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一座河床式水电站。
韦国清一行到了西津村,船就靠岸停泊。白天上山观察地形,晚上住在船上。韦国清很担心由于选址不当给整个工程带来后患,他们爬了几个山头,看了厂房地址和船闸的位置。
晚饭时,围绕着西津水电站的设计问题又讨论了一番,韦国清不时提出一些问题,听取大家的意见。还向专家请教一些水电建设的有关知识,并请他们介绍目前国内外水电发展的情况。现在,时不待人,西津水电站的设计需要马上进行评审,他必须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在评审委员会讨论时能作出正确的决断。
1958年9月24日,以韦国清为主任委员的评审委员会,批准了该工程的初步设计。当年10月正式动工。
建设西津水电站,群众的积极性很高。各路人马很快集结,3万名大军在工地上奋战,不少人白天干了一天,晚上还点火把进行夜战。由妇女组织的“尖刀排”,同男子组织的“火箭排”,挑着满满的双担,互比高低,争放“卫星”。
为了抢在汛前把沙石搬到岸上,韦国清一声号令,工程局党委兼第一书记、南宁行署专员张声震,立即召开横县、宾阳两县负责人会议,要他们组织一万民工,限时进入采砂现场。南宁市也动员了万人大军,由副市长沅洪川、梁正带队,浩浩荡荡开赴西津上游两岸,投入挖沙的战斗。
人们要求改变广西落后面貌所迸发出来的革命干劲,难能可贵,十分感人!
1959年末,工程马上就要进入浇灌厂房和大坝了,工程局的领导都在为钢材、水泥的供应发愁。光是1960年第一季度,就需要钢材4000吨,水泥1.5万吨。当时,全国各地的基本建设任务都很大,战线长,钢材、水泥、木材缺口很大。广西木材不缺,缺的是钢材和水泥。
为了落实钢材和水泥的供应,负责工程的领导亲自跑北京。可是,水电部1960年只答应给西津工程400吨钢材和1200吨水泥,说“不足之数由地方设法解决。”
怎么办?韦国清用区党委的名义给周恩来总理发出加急电报,如实反映情况,请求给予支持。
总理知道了广西的困难,马上批示给水电部党组书记李葆华,请他为西津解决1960年第一季度4000吨钢材和1.5万吨水泥问题。
在全国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的时候,韦国清从广西的实际出发,认为其他工程可以下马,但西津水电站工程不能下马。他说:“没有电就没有现代化。我们保住西津,也就为未来广西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保住了基本条件,即使有些骨干项目不得不暂时下马,有了电将来续建就好办了。”历史证明,这个决策是深谋远虑十分高明的。
为了保西津,1961年庐山会议期间,韦国清找了刘澜波部长、李富春副总理,陈述广西要保西津的意见。
但是,迫于当时全国面临的严重困难,1961年底,西津水电站还是被列为下马项目,国家停止拨款。在这种情况下,韦国清以他军人果断的勇气坚定地表示:自治区再困难,也要把这个重点工程扶上去。国家没有给钱,就由自治区财政先行垫支,维持工程建设的进行。
与此同时,韦国清利用一切机会,向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陈述意见,争取西津水电站重新纳入国家建设计划。1962年初在中央七千人会议期间,韦国清再一次找到刘澜波部长,还有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邓小平,李富春副总理,再三说明广西要保留西津水电站的理由。总理说:“那你们就写个报告吧!”
1962年9月,韦国清在北京参加中央八届十中全会时,得知国家计委对如何安排西津1963年的计划仍存在不同的意见,而当时向苏联订购的主机重要部件过境还存在问题也对此有影响,此事将由程子华副主任酌定。他当即给程子华写信,如实地详尽地反映西津工程进展情况,并说设备过境的事由他找外贸部长叶季壮面谈解决,请国家计委给予支持。西津工程从1963年起终于又纳入了国家的计划。
1964年初,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来广西视察。一到南宁,就去右江河谷及百色等地视察,接着又由韦国清等陪同去视察西津水电站。一路上,韦国清向副总理介绍广西发展水轮泵的情况,副总理听了很感兴趣,说水轮泵可以大力发展,因为它不需要电。韦国清说:“广西沿江沿河有许多成片的旱地,1963年发生特大干旱,颗粒无收。这些旱地水轮泵解决不了问题,需要用抽水机才能灌溉。西津一号机组投入生产,工业照明用不完的电,可以用来抽水灌溉旱地。问题是广西太穷,目前没有能力解决机电排灌设备等配套工程。”他要求副总理批点钱,支持广西发展农业。副总理觉得韦国清讲的在理,答应回去研究再定。他说:“多少会给你们一些吧!”后来,国务院拨了专款,对广西发展机电排灌工程起了重要作用。
1964年6月7日,西津水电站一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当时,韦国清正在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他得知顺利发电后,十分高兴地说:广西终于有了自己的大型水电站了。
往后,二号、三号、四号机组也相继投入了生产。西津水电站这颗“郁江明珠”,对自治区工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广西开发水电资源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大批水电建设人才。
西津水电站从动工到建成,经过了重重难关,而几乎每一道主要难关都是韦国清亲自解决的。当年主持这项工程建设的工程局党委书记杜竞明说:“要是没有韦国清,西津水电站当时是很难建成的。” (何绍榜《韦国清主政广西二十年》摘编)
新闻推荐
广西福彩自今年以来,好运连连,彩民们在双色球、七乐彩、快乐双彩游戏中,收获颇丰。全国联销双色球游戏:到目前第2013061期为止,广西...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