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绿色
本报记者 李新雄 本报通讯员 韦夏妮
在全区制糖、酒精、淀粉等季节性生产企业陆续开机生产之际,为有效保障枯水期环境安全,最近,自治区环保厅与工信委首次联合开展“环境安全年5号行动”,重点对全区季节性生产企业进行突击检查。此次行动在全区14个市同时开展,4个督查组分别到百色、崇左、贵港、来宾市进行现场督查,重点检查位于沿江沿河的制糖、酒精、淀粉等企业污染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
讲案例给企业敲响警钟
“你们厂的事故应急池还没有清空,这不符合要求,请你们马上整改,一定要清空后再开工生产,要确保它处于应急准备状态。”
督查组每到一家企业,都会按照此次检查的重点逐项检查,分别设置查设施、查排放、查隐患、查值守的四查环节。
“去年春季廖平糖厂发生的污染事故你们知道吗?其实这起污染事故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很容易预防的,是因工人麻痹大意导致的。”自治区环保厅钟副厅长每到一个糖厂检查都会给企业负责人讲这个案例,提醒糖厂牢固树立“隐患险于事故,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
“廖平糖厂的案例对我们触动很大,以前糖厂开工前我们都会按常规检查、调试生产及治污设备,今后我们会严格工作制度,做到治污设施稳定运行了才生产。”扶绥一糖厂负责人如是说。
本着不漏掉一个角落、不放过一处隐患的原则,此次突击检查全区出动了172个检查组共1159人,突击检查企业419家(其中制糖企业109家),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环境和安全隐患的企业136家(其中制糖企业29家)。
联合执法开启工作新思路
“此次行动的一大特点是联合执法,全区环保部门与工信部门首次联合开展突击检查,既是贯彻落实自治区环境安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精神的一次具体行动,也为下一步如何联动更多的政府职能部门来主动支持环保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探索,开启了新的工作思路。”谈到此次行动的亮点,督查组负责人说。
环保专家告诉记者,我区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大多数都是因为那些无证无照企业违法排污造成的,企业主根本不怕环保部门的检查,他们只怕被断电。据悉,在贺江水污染事件中,400多家小企业都是沿江而建,都没有办理有关部门的行政许可手续和证件,他们直接从供电部门买电进行生产,产生的污染物直接排进河里。要扭转这种局面,加强各部门的环保责任意识尤为关键。从这里引申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即今后环保部门如何联动安监、工商、供电部门引导企业安全用电、环保用电?通过争取供电部门的支持,限制无证无照企业的用电量或者对其断电,这样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环境安全隐患。实践证明,事前有关部门联合对企业进行监管,比出事后再整治成本会低很多。
对症下药 立查立改
“这次检查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部分企业存在排放口废水偏黄、浑浊的情况,有些企业在线采集仪已损坏,无事故应急池。其中环境安全风险隐患相对较大的企业124家。针对此次查出的问题我们要求企业边查边改,立查立改。”督察组负责人称。
柳州市一纸厂的纱管纸项目于1999年6月建成投产,项目水污染防治设施至今未验收。目前,该市环保局已对其立案查处,罚款20万元并责令停止生产。崇左市某一酒精企业利用无“三防”措施的大山塘贮存生产产生的酒精废液,被立案处理。百色、崇左、来宾、贵港市的一些企业应急池高位存储生产废水、厂区雨污不分流、跑冒滴漏现象较严重,自治区督查组现场要求当地环保部门责令企业立即进行整改,并下发监察通知书。
通过突击检查,环保部门初步掌握了季节性生产企业污染防治的基本情况,同时对以往检查发现的环境问题的整治完成情况进行了“回头查”,对排污企业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有力促进了企业环境守法和防范环境风险的自律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类环境污染隐患。
新闻推荐
刘正东,男,汉族,1958年9月生,四川峨边人,198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2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理论部科学社会主义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委员,...
百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百色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