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静
“洞好村有壮、瑶两个民族。今天,我来了。让我们壮、瑶、汉三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团结起来,全体村民上下拧成一股绳,为洞好的美好明天添砖加瓦!”这是李远锋刚到洞好村时写下的一篇驻村日记。
李远锋,自治区安监局驻百色市龙川镇洞好村党组织第一书记。2012年3月底,他怀着满腔热血,带着一年四季的被褥衣物来到洞好村。然而,事情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简单。报到的第二天,就有干部对他说:“清明节快到了,大家都放假,你也回去吧。”村民对他的到来有些漠然,有的话甚至还带点嘲讽。李远锋笑了笑:“两年以后再下结论好不好。”他心里明白,要让老百姓信服,就要扎扎实实干出点实事来。
洞好村六合屯有个教学点,设在屯边的山丘上,山路陡峭蜿蜒,宽不足尺,两间破旧的房屋,窗户没有玻璃,大板凳就是课桌,孩子们看着李远锋,眼神清澈稚嫩。
李远锋的眼睛湿润了。
中心小学、右江区教育局……李远锋镇上县里四处奔忙。他游说朋友,并在村里带头捐款,凑了6000元,从山下勉强铺了条小路。又把局领导“骗”到现场,争取到2万元经费,为教学点引来自来水、修好上学路、粉刷教室、硬化操场,还建起了厕所和乒乓球台。给山路铺水泥的时候,他甚至不敢回去吃饭:“我在场,他们干活细点。”
村里准备新建公共服务中心,却在征地时受阻。李远锋多次到农户家中做工作,摆政策、讲道理、拉家常,甚至还认起了“弟兄”。许多村干甚至认为“中心是建不起来的”,但是李远锋没有放弃,最后农户被他的诚意感动,终于同意签字。
百拿屯的邓昌昭有自己创业的想法,但苦于不懂技术,李远锋请来南宁养殖大户讲授养殖经验,传授养殖技术,并多次与其长谈,鼓励其大胆创业。现在,邓昌昭的畜牧养殖场已小具规模,存栏母猪20多头,中猪、仔猪300多头。
跟踪落实那马、那母屯人畜饮水工程,协调推进百秀通屯及屯内道路硬化工程,牵头在村里举办各项实用技术培训班,协调引进优良甘蔗品种和“一村一品”油茶低产改造……李远锋干出的一件件实事,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曾经嘲讽过他的村民现在对他说:“老李,晚上来家里吃饭!”
采访中,李远锋说:“在基层这两年,酸甜苦辣我都尝遍了。家人也为此埋怨过,可我不后悔,都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算不上什么官,但在这个岗位我就要尽到自己的职责。”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记者/莫艳萍通讯员/陈飞燕)2月28日,记者从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我区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面日益扩大。截至2013年年底,全区已有266万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占城镇在岗职工比例的80%,累计...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