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岳峰拿着1996年伊斯坦布尔获奖的奖牌与奖状。
□本报记者 陆照德 文/图
“张老,您订的邮票到了。”9月14日下午,邮局递送员小何敲开张岳峰先生的家门,给他送来主题“长江”与“教师节”的两套邮票。像这样与邮票相关的生活镜头,对于87岁的张岳峰及熟知他的人来说,早已司空见惯。
张岳峰祖籍长沙,1953年武汉华中师范学院俄语专业毕业后,他的人生一路向南,从桂林到南宁,南宁到百色。岁月改变了他的容貌,但不变的是他的一口长沙口音和一生嗜之如命的业余爱好——集邮。
他收集的邮票,涵盖古今中外,涉及世界百分之九的国家和地区,迄今累计收集了10多万枚邮票,书写57本集邮记录,部分邮票甚至入展国际邮展获奖。对他来说,生命不息,就不会停止集邮这项业余爱好。
书香子弟爱集邮
张岳峰,1928年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书香续世的大家族里,祖父张乐之在清朝做官,官至中宪大夫(四品)。
“我的4个姐姐都读过书,她们跟国内外的同学、朋友有信件来往,看到信封上各式各样的邮票,觉得很美,就开始收集,想不到这成了我一生的爱好。”张岳峰说,二姐张树猷和三姐张斯迈对他的影响较大,一次,他把信封上的邮票撕下来,被三姐发现了,就教他用“剪”法代替“撕”法,得到完整的邮票。
尽管张岳峰从小就收集邮票,但有系统地集邮是从他12岁开始,此前,他只是把一张张邮票从信封上剪下来,乱放一堆。12岁读五年级时,张岳峰的图画课老师段千湖先生知道他爱集邮,就教他以人物、风景等方式分类整理,从此,张岳峰开始有意识地集邮,有类别地一套套整理。
和所有痴迷种种兴趣的人一样,张岳峰集邮痴迷到为了一枚邮票节衣缩食乃至茶饭不思的程度。读书时,他家境好,除了生活费,家里还给些零花钱,他都用在集邮上。到底痴迷到什么程度?他说,当时香烟厂为了吸引顾客买烟,在香烟盒上配一种制作精美的“烟花”,就是硬纸片上有许多人物图案,有“八仙过海”、封神榜等人物头像,一套套的,他也爱收集,至今仍为“八仙过海”那套“烟花”少个张果老感到遗憾。集邮比集“烟花”更有乐趣,由此可以想见他集邮的痴迷程度了。
因痴迷集邮,让他少小便名声在外。14岁那年,经老集邮家吴南选先生介绍,他先后加入甲戌、新光、金竹陪都邮票会,跟当时集邮界名家多有来往。1956年在广西医学院任教时组织筹建南宁市集邮小组。晚年在百色也长期担任集邮协会主席。
小邮票里的大情怀
集邮,虽然只是把一张张小小的邮票收集起来,补全一整套,构筑成一张张色彩斑斓的集成图案;但在张岳峰的人生中,集邮让他感受到人间的大情怀。
张岳峰的祖父张乐之常扶危济困,仗义疏财,在当地颇有声望。父亲张封远却安贫乐道做个私塾先生。兴许是张岳峰的天性承接了祖父、父亲的基因,张岳峰一生淡泊名利,古道热肠。初二那年,张岳峰老师的一个朋友病重,热心肠的张岳峰经常去照顾他,后来这人病好了,很感激张岳峰,得知张岳峰热爱集邮,就把一张他收藏多年的印有“湘赣边区赤色邮政”字样的邮票送给了他。“他是中共地下党的一个联络人,那张邮票是他偷偷收藏的,很多年都不敢公开,他能把它送给我,让我至今不忘。”张岳峰说,这是他集邮经历中最难忘的事。
几十年后在百色,张岳峰的儿子瘫痪长期住院,自己又忙于工作,不能时刻陪伴、照料儿子,这时,同病房的一个病人家属经常照顾他儿子,甚至还私下花钱买一个轮椅给他儿子坐,照料很周到。张岳峰很感激这个人,无以为报,就赠送两张邮票给对方,老人记得那是东北邮政管理总局在民国36年(1947)发行的“七七抗战十周年纪念”与“五卅念二周年纪念”的邮票,相当珍贵。
对方获赠邮票,欣喜之余,还写一篇文章在报刊上发表。“这篇文章发表后,全国各地都有人给我写信,提各种要求的都有。”张岳峰苦笑道,其中有一个自称福建某中学学生,因弄丢了同学两本集邮集,又不敢跟家长说,希望张岳峰发善心送他两个集子里的邮票,好让他还给同学……张岳峰对这些人哭笑不得。
千里奔波只为几张邮票
人生已走过87个年头,张岳峰读大学学的是俄语专业,1953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广西医学院当教师,7年后被“下放”百色师专,1962年师专降格为中学后,没有俄语课,他只能转教地理,一直到退休。
从长沙、武汉到广西桂林、南宁,最后定居百色,远离故乡,远离亲人。但天性洒脱、淡薄名利的他,所有人生的不如意,都抵不上“文革”被抄家时,积累数十年的9万多张邮票及42本集邮记录被扫荡一空带来的伤痛。
现在,张岳峰手上一万多枚的邮票及15本集邮记录是从1982年开始攒下来的。即便如此,老人家也还收集了不少珍贵的邮票。他收藏的民国加盖“金圆”改值邮票就是一例。
这套共190多枚的邮票,1996年被中国集邮协会推荐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参加集邮展览并夺得镀金奖,成为广西集邮界首次公开亮相国际的邮集。
为补全这套邮票,当年还在成都出差的张岳峰,得知北京一个拍卖会即将拍卖他手上没有的3枚邮票,他就不远千里坐飞机去北京,最终以1.7万元拍下来,加上10%的佣金及旅途费用,这一趟花了2万多元。
集邮一生,对于张岳峰先生来说,类似经历只是家常便饭。他说,一生除了吃饭穿衣,所有的钱基本都花在集邮上。用他干儿子的话说,张岳峰一生除了旧邮票,什么财产都没有。
爱集邮更爱家人
在一个大家族里出生成长,离开家乡求学、工作,伴随着大时代的动荡与波折,与家人聚少离多。回想自己的一生,老伴早已过世,唯一的儿子意外致瘫后也离世。所幸干儿子夫妻视之如生父,悉心照料他的生活,但干儿子儿媳都只是普通工人,收入低微,生活拮据。这些老人都惦记着,为此,他把上面提到的民国“金圆”改值邮票托付上海一家拍卖公司拍卖,还把一部“清代邮集”拿去南宁拍卖,二者估价均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
“我集邮一辈子,钱都花在里面了,我也没别的财产,希望这能帮他们一点。”张岳峰说着,拿笔在记者的采访本上写道:我积累了多年,本不想脱手,可是家用不能不使我割爱……孙子要上大学,需要钱。
生命不息,集邮不止。张岳峰近两年身体欠佳,少出门,就坐在家里整理、翻阅他满木柜的一本本集邮册。他还继续订购国家发行的邮票,对各种邮票津津乐道。只是邮局送邮票的人,从老李转到了小何。
新闻推荐
大学生军训是近日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这不,百色一高校的军训也“有料”喔。近日,网友“顾卿音”在...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