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绍鸿1917年出生在今百色市右江区共和街。百色解放后,33岁的梁绍鸿于1950年受聘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助教,不久提升为讲师、副教授。他出版了几部数学著作,成为当时百色城家喻户晓在首都北京名牌大学任教的数学家。
梁绍鸿在读百色县立第一小学校(百色厅立两等小学堂,今百色市第一小学)时,就聪明好学,喜欢算术。长辈们给他的零用钱、压岁钱,他都舍不得花,全部拿来买书,用心去阅读,常常以解答那些
“鸡兔同笼”、“四元玉鉴”、“算法统宗”等古代算术趣题为乐趣。在小学阶段,他的学习成绩就十分优秀。
1931年,梁绍鸿高小毕业,在报考广西省立第五中学(今百色中学)的上千名考生中,他的入学考试成绩名列第一名。在读初中期间,他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特别是数学成绩,出类拔萃,位居班上第一。1934年梁绍鸿初中毕业,当时百色中学还没有设立高中部,读高中的学生要到南宁或者桂林就读。梁绍鸿家里承受不起这笔经费,他只好在家自学。他喜欢数学,大量阅读数学书籍并广泛收集和积累资料。在这期间,梁绍鸿曾担任过小学教师,百色公路局会计。1945年广西学者雷沛鸿、梁宗岱等在百色私立行健中学创办“西江学院”。梁绍鸿应聘担任图书室管理员,因而有机会博览群书。他孜孜不倦地阅读,致力于高一级数学的自学与研究,在掌握数学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晚上,梁绍鸿家中的火油灯经常亮到天明。他常为自己解决一个数学难题而欣喜若狂。平日,每有亲朋好友来访,他都喜欢出些数学趣题,让他们猜算,或与他们一同研究一些数学难题,以此为乐。
抗战期间,日寇入侵广西。日本军机轰炸百色城时,鸡飞狗跳,人们惊慌失措,急忙收拾东西逃命。梁绍鸿妻子忙于收拾衣物时,梁绍鸿却叫妻子帮他收拾数学书籍和资料。妻子不解个中缘由埋怨他。他解释说,这些书籍、资料是我的宝贝,它要比衣物重要得多,不能丢失啊!为此,后来一些亲朋好友常常笑话他迂腐、书呆子!抗战胜利后,“西江学院”迁到南宁。梁绍鸿又只好留在百色家中帮父亲记账,继续进行数学的自学与研究,并写下了百万字的心得体会。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俱兴,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梁绍鸿万分高兴,他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途。他将自己撰写的《密布两氏图像相关与推广的研究》、《几何运算的基本原理》、《近世几何学研究之一:朋力点》、《近世几何学研究之二:九点园图像之推演》等文章寄给武汉大学数学系教授刘正经审阅。刘教授看后十分高兴,认为梁绍鸿是个难得的人才,在数学方面有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近世几何学研究之一:朋力点》一文中他提出的“燧心定理”,是几何学中新的科学论点,有推广的价值。于是刘教授立即向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主任傅仲荪教授推荐梁绍鸿。1950年秋,梁绍鸿踏上前往首都的旅程,受聘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助教,不久便提升为讲师、副教授。
梁绍鸿在北京师范大学一边教学,一边刻苦学习俄文。1954年,梁绍鸿与他人合作翻译俄文版《初等几何学教程》的下卷《空间几何学》。1958年,梁绍鸿著有《初等数学复习及研究》(平面几何)一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79年他病重时,还继续写作《初等几何》一书。此书1980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梁绍鸿还经常在数学刊物上发表论文,获得国内外数学界学者的重视与好评。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曾亲切接见他,并与他合影留念。1979年,数学家梁绍鸿不幸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62岁。
梁绍鸿自学成才并担任大学教授的事迹,在鹅城百姓中广为传颂,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学子,为攀登科学高峰而努力拼搏。(本文参考《百色市志》撰写)
新闻推荐
十块钱,对好多人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数目。但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关于十元钱的事,却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
百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百色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