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对我来说,记者是一个有很强挑战性的职业。而今年11月17日,作为刚入早报半年的记者,我经历了一次曲折的采访过程。
时隔五年,在只知道名字和出生年月的情况下,寻找在这座城中生活着的一个五岁的宝宝——右江区“早报宝宝”黄晶玉。当天上午,我通过派出所的帮助搜索到了宝宝在户籍登记里的地址。有了地址一切不就好办了吗?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当我来到地址上标明的那条路,从街头至街尾寻找时才发现这条路上几乎没有一家挂有门牌号,且小区和私人房单元众多,无法得知宝宝具体住在哪家。
我再次联系派出所得知了宝宝父亲的名字,可惜没有工作单位,也没有宝宝妈妈的名字。只能再次跑到那片小区,地址中说是6XX室,那就说明是6楼,我抬头数了数有六层楼高的楼房,决定一家家去碰运气。
爬上六楼,敲门,一位老奶奶开了门,获知,宝宝的父亲确实曾住于此,只是已在一年前搬走,而老奶奶没有他们的联系方式。租户也因顾及房东隐私而不便透露宝宝父母的手机号码。眼看着线索要再次断掉。我在门口台阶上坐下来,等到租户家的媳妇下班后,说明了来意。在我的再三请求下,对方同意让我留下联系方式说如果房东同意便短信联系我。
与租客的交谈中我得知该小区有负责收水电费的物业,为做两手准备,就到物业处询问,一位工作人员知道我的来意后,在抽屉里翻找好久,终于拿出一张破破烂烂的纸条,在上面找到了宝宝父亲的联系方式。
回到家,租户家媳妇打来电话,说房主同意给我电话号码。最终,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与帮助,我顺利联系上右江区“早报宝宝”接受采访,写出《小毛毛:爱画画、有个性》(刊登于11月24日《百色早报》3版)。寻找线索只是新闻的一个小环节,这次经历让我更明白新闻稿件的产出并不是一件易事,每一篇稿件的背后也许是更多人的辛劳和付出。
新闻推荐
《百色早报》五周岁了,一个电话号码18977601511,一串鲜活的数字也伴随着早报经历了五个春秋,这条小小的热线一头系着早报,一头牵着...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