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是我国重点大学之一,1919年成立时初名称“南开学校大学部”,部主任聘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专业出身的凌冰博士担任,六年后凌冰辞职,继任者是化学专家邱宗岳教授,邱宗岳两年又卸任,由年轻的黄钰生出任,担任此职20余年,直至50年代中期。正因为黄钰生是南开大学校史上众多历史事件亲历者,又是校长张伯苓主要助手,因此黄钰生可谓南开百年的见证人。有鉴于此,20余年前南开开始编写校史时,这位“硕果仅存”的元老级人物就备受关注……这是由申泮文主编的《黄钰生同志纪念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所提供的。
翻开纪念集,我们仿佛听到黄钰生在娓娓动听地讲述“南开掌故”——
“掌故”之一:黄钰生结识周恩来。黄钰生,字子坚,湖北沔阳人,1911年13岁时到天津寄寓舅父卢靖(奉天提学使)家中,翌年就读于南开学校。读书期间,他结识了与自己同岁而入学晚一年的周恩来。二人很熟悉,后周恩来留日时致函冯文潜,信中还问及:黄子坚哪里去了,学何专业?黄钰生自谓,自己之所以有过“红色革命”,就是因为有周恩来的循循引导……
“掌故”之二:黄钰生坦言自己当年考清华学校的由来。本来,黄钰生在南开学校结业的成绩名列前茅,然他何以要考入清华学校深造呢?黄钰生揭开了谜底:一是向往清华学校有官费留学这一项;二是为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黄钰生说:关于“英语阅读能力,我记得我从南开毕业时,像西洋通史这样的书每小时能读七、八页,我到清华学校插班,我发现清华同学每小时能读十到十一页。”后黄钰生具有南开、清华“双重”学历,为后来代表张伯苓校长参与西南联大的校政管理,无疑起到增添校际之间相互理解和圆融的因素。
“掌故”之三:黄钰生中途放弃留美学业的主要原因。黄钰生清华毕业后,本到美国留学,可他中途却放弃了。原因是他应聘南开教职,同时亦是资助费不继。更重要的是因为南开校长张伯苓急于用人而诚邀之故。后来,黄钰生选择了教育和心理学为主修专业,亦与南开校方对“自家子弟”有意施以定向培养的结果。
听了黄钰生讲述“南开掌故”,我们既看到旧时代一位学者读书、治学、成长的不凡经历,又看到旧日的南开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独具匠心。
新闻推荐
两车追尾,事故致两车受损
1月27日5时0分,百色市交警支队高速公路管理二大队接110指令称,G80广昆高速...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