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离我们有多远?每分钟6.4人患癌,这个统计数据,再次向人们提出一个严峻的话题:癌症离我们并不遥远。4月15日至21日是第2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主题是“抗击癌症,从了解开始”。虽然随着近年肿瘤宣传活动的开展,肿瘤的防治知识渐入人心,但专家认为,当前人们对肿瘤的了解仍有待提高,尤其是防癌筛查知识的宣传应更加深入地开展。
数据:每分钟6.4人患癌
在我国,肿瘤死亡占全部死因的四分之一。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1年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我国当年新增癌症病例337万,比2010年增加了28万,相当于每分钟就有6.4人患癌。死亡病例211万例。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50/10万,发病率死亡率居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肺癌。除了肺癌,发病率排在前列的还有乳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宫颈癌,这六种癌症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八成左右。癌症患者中,约九成发现时已是中晚期。
另有数据显示,我国近20年来癌症呈现年轻化及发病率和死亡率“三线”走高的趋势,肿瘤发病年龄提前了15—20年,35—55岁发病群体比率上升。专家指出,90%的早期癌症没有症状,90%有了症状的癌症病人已是中晚期,而90%的早期癌症必须靠专科检查才能发现。
专家:防癌筛查可及早揪出“元凶”
“癌症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可怕,癌症和‘死刑\’之间不能事等号。”自治区肿瘤医院副院长韦长元教授告诉记者,由于缺乏对癌症的正确了解,很多人“谈癌色变”,常有病人因一些错误的认识严重影响肿瘤的防治。早在上世纪,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对癌症,三分之一可以预防,三分之一可以早期发现并治愈,三分之一可以通过有效的综合治疗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部分有望治愈。
据韦长元介绍,临床上,大多数癌症患者是因身体出现不适到医院就诊时发现病变,还有一部分患者是因其他疾病到医院就诊时查出来,只有极少一部分患者是通过癌症筛查或者常规体检查出来的。
本地:西乡塘区成为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试点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相关部门从多途径入手,开展防癌宣教活动。而越来越多的市民意识到防癌筛查的重要性,一些医疗机构也推出防癌检查套餐。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前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广西肿瘤防办”)和广西抗癌协会的牵头下,自治区肿瘤医院刚组织了十多位肿瘤专家到百色开展“广西肿瘤防治下基层”活动。据悉,三年多来,这些机构每年都到全区各地市、县以及一些企事业单位、社区开展多次类似的肿瘤宣教活动。专家所到之处,深受居民的欢迎。
在目前我区正在实施的肿瘤防控项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广西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该项目于去年11月启动,以南宁市西乡塘区为试点,对辖区内居住满三年以上,且实际年龄在40—69岁之间的南宁市户籍的5万人进行问卷调查,对评估为高危人群的10000人进行肺癌、乳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大肠癌这五大类城市高发癌症的免费临床筛查。
目前,西乡塘社区共开展了约2.6万份问卷调查,评估出以上五大癌症的高风险人群7895人,到3家定点医院筛查的只有1016人,发现肺实质性结节、肝硬化、结肠息肉等癌前病变63例,确诊乳腺癌和胃癌各1例。
呼吁:市民应增强意识参加癌前筛查
据广西肿瘤防办专家介绍,当前民众对癌症早诊早治的意义认识还不够。例如乳腺癌筛查发现4例阳性占位,但仅有1名患者到定点医院进一步确诊检查,最后确诊是早期乳腺癌。如今,该患者已经做了手术治疗。另外3例怀疑有病变者没有到医院确诊。
采访中,专家表示,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是中央财政补助的国家医改重大专项和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政府的惠民工程。继西乡塘之后,南宁的其他城区今后也将开展这一项目。
专家建议:肿瘤是可防可治的,早期发现肿瘤,及早治疗效果好,花费少!本项目胸部CT、肝脏B超、乳腺B超或钼靶筛查肿瘤方便快捷,而上消化道和大肠镜检可以发现癌前病变(如息肉、不典型增生等),及早处理,大大减低患癌的风险。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张芳琳)汛期的天气就是这样任性,雨水来的时候迅猛集中。昨天冷空气来广西“一日游”,带来了强降水,但今年广西大多数城市白天天气放晴,气温也开始上升。南宁市今天,阵雨转多云,偏东风1—2级...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