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百色讯 “以前过节大家喝酒、打麻将,现在过节大家都到村头戏台看戏唱戏,我们村的陋习得到了改变。”4月1日,百色市右江区龙景街道福禄村村委会副主任吴长顺说。近年来,右江区通过兴建村级文化广场、建立乡村文艺队、配备乡村文艺专干等,让精神文明之风吹遍乡村。
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右江区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9个标准的乡镇(街道)文化站、近百个村级文化广场,确保乡村文艺活动演出有舞台,发展有平台。
戏台搭起来了,还得让它“活”起来。右江区通过动员群众成立乡村文艺队,让广大群众既当观众又当演员。阳圩镇孟沙村是文艺活动比较活跃的村屯,早在2010年,在村民龙莉莉的带领下,孟沙村成立了该区第一支农村文艺队——那嫩文艺队。这支平时劳动、闲时唱歌跳舞的文艺队由村里的留守妇女组成。在壮语中,“乜兰”是已婚妇女的意思,因此这支文艺队也被人们称为“乜兰”文艺队。正是这支“乜兰”文艺队,把歌声唱出大山,曾先后荣获各类奖项10余项,还登上了中国网络春晚。
“乜兰”文艺队的成功,使得该区各村(屯)纷纷效仿。截至4月1日,右江区已成立了179支农村文艺队,群众演员多达3500多名。在演出活动中,各支文艺队纷纷把清洁乡村、计划生育、脱贫致富等内容融入节目当中,以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深受群众欢迎。
为了让乡村文艺队有组织、能运转,该区还为每个村(屯)配备一名文艺专干,从村(屯)群众中选取,每月由财政发放补助金300元,保证了乡村文艺队的组织建设。该区文化局还组建文艺志愿者,实行一名文艺志愿者联系帮扶一支农村文艺队,把先进文艺传播至千村百屯。 (杨通永)
新闻推荐
本报防城港讯(记者/黄兴忠简文湘)5月17日上午,越南友联和下龙市代表及边民代表150多人从防城港市东兴口岸入境,在东兴口岸举行了“沿着胡伯伯足迹的红色之旅”暨“中越边民大联欢”活动启动仪式。启...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