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右江区讯今年以来,右江区着眼于打好基础、统筹谋划,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采取财政资金带动、产业带动、服务创收、物业租赁和股份合作五种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助推乡村振兴。目前,该区102个行政村中,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至5万元(不含5万元)的村有82个,5万元及以上的村有20个。
财政资金带动。今年以来,该区投入530万元对贫困村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修缮、重建,进一步改善村级活动场所条件,巩固村级活动阵地,方便村级党组织商讨落实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同时,采取整合涉农资金、财政集中使用等办法,筹集资金约1600万元用于扶持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村按照“一村一策”的思路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为项目发展提供可靠资金保障。预计到年底,该区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将达到130万元。
产业带动。该区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引导陕西海升集团、华润集团、建鑫植物油有限公司与合作社、村集体和农户共同合作建设柑橘、葡萄、水稻、甘蔗、油茶、肉鸡、八角等产业基地,并按比例进行收益分配。目前泮水乡驮安村八角病虫害防治示范基地已经初具规模,预计2019年能够获得30万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柑橘、油茶、肉鸡三大产业示范基地覆盖该区3个乡镇11个行政村,平均每年可为每个村集体创收5~8万元。同时,依托本地光热条件优势,大力发展光伏产业,采用“政府+企业+村集体”模式,以政府投资为主,引进广西凯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及运营管理,村集体通过筹集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参与电站建设,并提供电站建设场地,使贫困村行动起来、参与进去、有所投入、合理收益,解决了大部分贫困村资源匮乏、缺水少地、交通不便、无法通过发展传统种养殖产业获得集体经济收益的难题。目前,该区光伏电站建设已覆盖全部40个贫困村,且全部实现并网发电,按每个贫困村建设一座50KW发电站的标准,待申请国家能源补贴获批后,每个贫困村每年收益可达5万元以上。
服务创收。着眼于打好基础、统筹谋划,重点以组织村民合作社开展劳务服务为主要抓手,组织全区102个行政村村民合作社与该区人社局、辖区制糖企业、益众公司达成劳务服务合作意向,通过委托村民合作社开展劳务服务专场招聘会、劳动力资源调查、蔗区管护、种蔗宣传动员、土地流转、组织劳动力参与项目施工等劳务服务项目来获得每村不低于2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收益。此外,部分村还通过管护水库、代收水费等劳务服务获得不低于每年5万元的村级集体收入。
物业租赁。对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匮乏、就地发展困难的村,通过整合扶持资金,在百色城区范围内采取异地兴建或直接购置等方式,发展综合市场、门面商铺、仓储设施等物业租赁。结合电子商务,利用市场、商铺大力推广“一村一品”区域品牌,加强特色产品商务服务终端建设,在所经营的综合市场或门面商铺中设立“品牌形象窗口”,“窗口”集合消费体验、商务洽谈等功能,集中展示、宣传、推介该区农村特色产品,打造该区集特色产品“一体化”管理、“一站式”体验、“一条龙”服务于一身的综合展销样板。
股份合作。支持村民合作社以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扶持资金等入股或者参股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经营稳健的工商企业开展股份合作经营,全面激活集体资源,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让“死资源”变成“活资产”。目前该区40个贫困村均通过扶持资金入股企业,获得了自主发展启动资金,部分以土地入股当地养殖企业获得分红收入。
□王红卫唐婷艳
新闻推荐
2009年我曾骄傲地告诉我的同班同学们,百色起义80周年马上就要到来了,欢迎大家到美丽的芒果之乡、红色福地、革命老区做...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