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右江区讯2018年,右江区政务服务中心紧紧围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工作,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政务服务工作顺利推进。
改善政务工作服务环境。一是做好区本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通过整合本区办公资源,经过研究,将右江区政务服务中心搬迁到右江区旧法院楼,财政投入210万元进行装修。搬迁入驻后,中心办公场地面积较原来大有改善,办公环境更加宽敞舒适,窗口设置更科学合理,窗口名称全部统一使用LED显示。同时,设置有咨询服务台、免费复印服务区、自助上网区、群众等候区等便民服务区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办事和办公拥挤状况,打造更加便民舒适的服务环境。目前,进驻中心窗口单位共38个(含民政、人社、税务分中心),进驻政务服务事项616项。二是做好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巩固建设。经过一系列巩固建设,2018年10月15日,龙景街道新政务服务中心建成入驻办公,标志着辖区9个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均实现柜台敞开式办公服务模式。
推进“一站式”窗口服务。落实“三集中、三到位”,推进部门实施的与企业和群众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及其收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并签订授权书,充分制授权,确保企业群众“只进一扇门,能办百家事”。目前,辖区有38个部门616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至2018年底,该中心共受理办件53073件,办结53068件;群众评议率为99.76%,满意率100%;无超时件、投诉件。
推进“一事通办”工作改革。根据“一事通办”事项“八统一”(即事项名称统一、事项编码统一、适用依据统一、申请材料统一、办事流程统一、业务经办流程统一、办理时限统一、表单内容统一)梳理成果,组织编制区、乡两级“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3张清单。以企业、群众到政府办好办通“一件事情”为标准,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再造办事流程,创新工作模式,实现从受理申请到作出办理决定、形成办理结果的全过程“最多跑一次”或“一次都不用跑”,达到利企便民目标。
严格落实“减证便民”政策。按照分级负责和“谁需要、谁清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来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能被其他材料涵盖或替代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的“六个一律”,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企业和群众“办证难、办事难”等问题。经过清理,取消证明事项1项。
全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着力在群众办事只上“一张网”上下功夫,推动政务事项网上网下融合办。以自治区统一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为基础,依托政府门户网站统一部署网上办事入口,全部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平台管理。同时组织具有行政职能部门主动作为,在政务服务标准化数据管理平台录入政务服务事项,为构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和实现网上办事打下基础。目前辖区616项政务服务事项中有495项可实现网上办理,网上申报事项率为80.35%。
落实“四项制度”工作制度。加强日常巡查、电子监察等督促检查措施,对窗口人员的行为规范、服务态度、办事质量、作风效能等进行监督检查。着重对“一次性告知”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窗口人员办事效能。多渠道、多形式公布“一次性告知”,在政务中心大厅资料架和窗口前台摆放办事指南(一次性告知单),方便群众取阅;在政务中心一楼大厅一体查询机增加办事查询功能,方便群众点击查询;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的“网上办事”栏目进行公开,方便群众查询。□黄程桂黄方
新闻推荐
200多名出嫁女祈福游街。2月9日(大年初五),右江区阳圩镇阳圩村举办2019年阳圩村“凤凰”回巢暖春活动,200余名出嫁女...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