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东安 本报通讯员 农大喜 韦文孟
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80年前,邓小平、张云逸领导和指挥了“恩隆暴动”,打响了震惊中外的百色起义第一枪,创建了右江工农民主政府。
这是一块充满活力的土地。田东人民发扬百色起义精神,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推进经济发展中勇争先锋。
2009年,田东发展势头更猛!在建投资超千万元的重大项目156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2个,竣工48个,累计完成投资64亿元。全县实现生产总值达50.21亿元,财政收入完成7.0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98%、10%和115.34%。
百色市委常委、田东县委书记王西冀说,这得益于田东继承发扬百色起义精神,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而走出了一条落后地区坚持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科学决策,既要百姓奔小康又要绿水青山,实现和谐发展
田东有石油、煤炭、天然气等3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褐煤储量4亿吨、锰矿600多万吨、天然气100多亿立方米、铝土矿4000万吨,石油储量更是达1500万吨,是长江以南陆上惟一开采的油田。经过多年的发展,到上世纪末田东已形成煤、电、纸、糖、建材、石油化工等六大主导产业。
该县科学决策,大力招商引资,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瞄准百色实施“千亿铝产业”战略、广西大力发展林浆纸一体化等机遇,田东引进了锦江集团等大企业,建设西南最大的氯碱基地、中国大型化学品氧化铝基地、中国大型水产品处理基地。目前,杭州锦江集团在石化工业园区投资近百亿元建设烧碱、聚氯乙烯、电石、聚合氯化铝等项目,中石油援建4.5亿元建设中油60万吨重油催化裂化联合装置技改项目正顺利推进。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田东石化工业园已成为自治区A类管理园区。
“既要百姓奔小康,又要绿水青山。”田东通过深入调研,问计于民,取得共识:发展工业要走循环经济之路。锦江项目利用生产烧碱产生的氯气、氢气生产聚氯乙烯;产生的废气、废水,在经过多种先进设备过滤后基本实现“零排放”,污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右江矿务局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使煤炭资源回收率一直高于国家规定标准,废弃的煤矸石又用来造砖。广西登高(集团)田东水泥有限公司利用回收废气余热发电,年节煤两万多吨……糖纸结合、煤电结合、铝电结合,循环经济不断延长产业链,打造出“达力”牌瓦楞纸、“右江”牌水泥、“东星”牌砂糖、“增年”牌山茶油等一批广西名牌产品和广西优质产品。
“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以此为理念,田东组织实施“山上竹海,山下蔗海”工程,促进工业农业良性互动,带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田东以南华集团、金荣纸业等一批龙头企业为带动,推进竹子、甘蔗种植产业化经营。目前,田东种植甘蔗面积39万亩,2009/2010年榨季预计产量达150万吨,蔗农收入4亿元以上;新种竹子4.5万亩,竹子基地形成17万亩的规模。
田东现有增年山茶油公司、邦尔植物药业公司等8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山茶油等优势产业规模化种植。群众还自发成立70个芒果、香蕉等专业合作组织,实施“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
关注民生,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强农惠民政策
从去年起,田东县开展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村级卫生室建设工程、农村小学生“鸡蛋工程”、基础教育质量提高工程等一大批民生项目,总投资35亿元。
“我们要把‘群众\’两个字写大写正。怎么写?‘民生优先\’四个字是基本笔划。”王西冀动情地说。
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田东建设和改造了10个乡镇卫生室和35个村级卫生室,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江城镇江城村农民陈英利高兴地说:“参加新农合,我交了10元钱,看病报销了3万元。”
建设教学楼,资助贫困大学新生,中小学生全部享受国家免费提供的教科书、免交学杂费,1278名困难寄宿生获得生活补助费……“现在孩子上学,不但不交钱,每年还能领到450元生活补助费,负担真正减轻了。”一名学生家长道出了心中的喜悦。
“对于符合条件的3517名五保供养对象,集中供养;县财政每年拿出40万元,为困难职工办养老保险。”田东县民政局局长黄忠益说,全县已投资500多万元建成54个五保村,配齐生活设施,聘用专职服务员。
该县还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水库加固、灌区改造、农村公路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该县7.86万农村人口用上了清洁水,新增灌溉面积3580亩,建成55条357公里通村公路,实现“村村通”。
田东的“农事村办”多次受到中央肯定。目前,全县已建立覆盖县、乡(镇)、村、屯、户五级“农事村办”服务工作网络。去年,服务站点为近8万名群众提供服务,受理群众申请事项2.3万多件,为群众办好事实事4696件,发放各类惠农补贴9000多万元。
田东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王军说:“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民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体会到了中央的亲切关怀。”2009年,田东累计发放各种支农惠农补助资金两亿多元,连续两次提高村(街)、社区干部待遇,把村定工干部月均工资提高到800元,2.6万名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五保”、农村和城镇低保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农村和城镇低保补助标准分别由原来每年668元、2400元,提高到1000元、2880元。
培养队伍,以“科学发展先锋行”为平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田东把发展目标锁定为“打造中国西部强县、争创科学发展先进县”,当务之急是要培养造就一支适应发展需要的党员干部队伍。通过开展“科学发展先锋行”活动,该县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干部的教育、选拔、任用等各个环节中,争创“科学发展好班子”、“科学发展好党员”,推进人才强县战略的深入实施。
去年7月,田东县委提出了干部选拔任用“五条原则”,对爱岗敬业、群众公认、业绩突出、表现优秀、长期在单位默默苦干的干部给予重点提拔使用,共提拔任用了38名干部。去年9月和12月,田东县委又重用在“打造西部强县,改善老区民生”实践中经受住考验、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提拔使用了200多名优秀干部。该县有6个单位开展竞争上岗,涉及岗位210多个,其中有财政局长等重点岗位,参与竞争干部职工达600多人次。
田东县以开展“科学发展先锋行”活动为平台,制定常委联系基层和群众制度。2009年,田东县委常委到基层调研办公时间都在3个月以上,协调解决各类具体问题600多件。该县还广泛组织干部党员开展“促增收,促和谐”活动,千名干部服务“三农”百日行动,农村党员争创“双带先锋”、企业党员争创“创效先锋”、社区党员争创“奉献先锋”、机关事业单位党员争创“服务先锋”活动,有力促进干部转变作风。活动开展以来,750多个党组织近万名党员组建各类党员志愿服务队200多个,服务群众9万多人次,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7163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6000多件。
田东结合“绿色证书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深入开展把中心农户培养成为强人、把骨干农民培养成为能人、把强人和能人培养成为党员和村干的“四个培养”活动。2009年,该县先后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525期,培训4.95万人次,返乡的近万名农民工实现就业创业,共培育中心农户990户、骨干农民9000多名。
田东县还把村干部的培训纳入干部培训总体规划,实施了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大学志愿者、大学生村官、选调生、挂职干部队伍的建设,也成为补充壮大干部队伍的重要新生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田东讯3月18日,在投资1.1亿元的田东县职业教育中心扩建项目工地,县教育局领导告诉笔者:“如果没有县里严格管理,我们的项目建设不会实现又好又快”。百色市委常委、田东县委书记王西冀说...
田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田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