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代表队的表演节目《羊皮鼓舞》
9月23日晚,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评奖活动在田东县人民广场举行,来自西藏、新疆、陕西、四川、安微、云南、广东、广西等全国15个省(自治区)的16支民间艺术团于当晚展开角逐。参评作品均结合各地民族生态、民间歌舞特色进行创作和改编,有欢快锅庄、羊皮鼓舞、老虎笙、巴当舞、卫拉特神韵、金锣舞等16个。
台上,16支艺术团的演员们用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元素尽情表演;台下,来自田东县10个乡镇的群众看得眼花缭乱,欢呼连连。
演员:观众热情 舞美大气
田东县委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本次山花奖评奖活动,是田东县目前举办的最大型的文艺性活动。“这此的活动规模空前,全县的10个乡镇我们都宣传到了,很多群众都有意愿要来看表演,票也都发出去了。”当晚,整个广场座无虚席,广场边上也挤满了来看表演的观众。台上演员们忘我演出,台下观众也不吝啬自己的掌声和欢呼声。
“观众的阵容也很强大,而且很热情,我觉得特别感动。”来自内蒙古代表队的演员杨玉花告诉记者,这是她个人第二次参加山花奖的评奖活动,田东观众的热情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我们上台到表演结束,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就一阵接着一阵,我和队员们都特别兴奋和感动。”对于当晚的舞台设置和舞美等,杨玉花也是赞不绝口。她指着舞台旁边的几位正在奋力扇着扇子做烟雾效果的工作人员说,“为了做这个烟雾效果,他们可辛苦啦,太谢谢他们了。”杨玉花说,在来的路上她和队友们还担心,因为这是第一次在一个县级的地方做山花奖评奖活动表演,以为舞台是随便搭搭凑合的,“没想到舞美效果这么好,比我们预想的好太多了,特别大气。”
观众:大饱眼福 大开眼界
河北代表队表演的节目《老擓嘎妈闹花灯》,反映了从6岁儿童到73岁老人齐扭秧歌闹花灯的诙谐场面。引得观众爆笑连连;广东代表队的《鹰雄相斗竞风流》是一种民间动物舞蹈,模仿鹰与雄(一种传说的猛兽)的形态技巧,表演中,演员扮演的三只鹰分别腹顶五米长的木杆冲天而上,展翅盘旋,其高难的技艺让观众们又惊又喜;而田东的本土节目《金锣舞》体现的是瑶家人庆丰年贺新春的喜庆场景,这一熟悉而亲切的表演也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
“我不爱那种流行的表演,就爱这种民族类的歌舞,我觉得好好看。”和同学们组队来看表演的高一学生黄润芬说,她对陕西代表队表演的节目《羊皮鼓舞》印象特别深刻,“感觉是在讲一个很神秘的故事,有一直想看下去探个究竟的冲动。”黄润芬说。
“哇!姑娘个个都是高高瘦瘦的,服装也靓哦。”内蒙古代表队表演的《卫拉特神韵》让观众大饱眼福,不少观众边看边赞叹,其中该节目的演员阵容和服装造型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人美、服装美。
“这是我第一次现场看这么大型的表演,真是大开眼界,我们是业余团队的,来向他们学学经验。”田东县平马镇四平村蔗园民间艺术团团长黄有欢说。
新闻推荐
百年彩调 万人同乐 □本报记者 周厚雪 通讯员 莫海燕 黄 毅 文/图
图①图②图③  ...
田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田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