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田东新闻 > 正文

李志强:羽绒行业的坚持者

来源:贵港日报 2015-01-27 15:4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见习记者  邱雪梅  通讯员  谭天力  黎雪雁

1月22日,在港南区桥圩镇贵隆羽绒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几名工人正在忙碌地进行焊接拼装工作。该公司经理李志强告诉记者,因业务发展需要,厂里正在加装一台机器。 

桥圩羽绒业,从上世纪80年代的小打小闹发展成为该镇特色行业,并获得“中国羽绒之乡”的美誉,纵观其发展里程,却也承载了不少人的艰辛。1964年出生于桥圩镇东井塘村的李志强,就是亲身参与并看着该镇羽绒业慢慢发展壮大起来的一人。 

“刚开始,主要就是收鸭毛。”李志强告诉记者,1986年在同村前辈的带领下,他东拼西凑借来一万多元,赴百色地区田东县租房,花一万元购买一台二手木板分毛单箱机,便算入了羽绒行业。但好景不长,1990年广西羽绒行业不景气,李志强便卖掉田东的“木头机”,借款2万多元,转战贵州,希望在贵州能闯出一番天地。当时,他在贵州边收源毛,边进行分毛加工。但最终因经营不善而失败,暂时放弃了这个行业。随后的几年里,李志强经历过修车、开过批发部、办酒店,但“都没找到最终的归宿”。 

“羽绒业是桥圩镇的传统产业,作为桥圩人,更应该坚持发展羽绒业,为港南区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对于自己多番转行,依旧选择羽绒这个行业,李志强给出了这样的回答。2002年,李志强以自家房屋作抵押,贷款5万元,在桥圩高中路口,花3万多元购买了一台铁皮单箱分毛机,雇佣2名工人,再次进入羽绒行业。 

到2008年,李志强已经建起了贵康羽绒厂,拥有一间600平方米的厂房和4台铁皮单线分毛机。本以为一切都是顺风顺水之时,全球金融风暴席卷而来。“当时的货物全部积压,一斤绒16块,连回收的鸭毛价钱都不及。”经历多次挫败,这次李志强已经变得很坚强。他常常独自一人跑安徽、江苏、上海、山东等地寻找销售渠道,“那时候基本上大部分的时间是在火车上度过的”。此外,他还与贵港市羽绒协会的会员相互沟通,交流想法,探索行业冲出金融风暴困境的办法,多方争取银行的支持,维系产业的生产。“幸亏银行支持,要不我们很难坚持下来。”李志强说,当时银行的100多万贷款让他走出低谷。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开始,堆积的羽绒慢慢出库,李志强的羽绒厂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现在,李志强的公司年收益达1亿多元,产品主要销往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目前,李志强还在越南买地,建了一个5000平方米工厂,并打算在那里安装水洗线,把在港南区内因厂房面积受限而无法进行精加工的羽绒行业进行延伸,把产品销往国外。 

新闻推荐

田东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本报田东讯   连日来,在田东县石化工业园区附近,活跃着一群身着执法服装的人的身影,他们在对园区企业排污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及采样监测,他们...

田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田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李志强:羽绒行业的坚持者)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