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田东新闻 > 正文

“果”是芒果的“果” 我们因果而富 □本报记者 周厚雪 通讯员 莫海燕 麻文革 文/图

来源:百色早报 2015-04-21 02:53   https://www.yybnet.net/

黄中向说,为了保证果的质量,这些枝头上的很多小果会被人为淘汰。  

四月初的田东,晚熟的芒果正在扬花,满山金灿灿的芒果花海连绵起伏,摇曳生姿,而早熟的品种,果实早已经挂满枝头,花生般大小的芒果在枝头上迎风跳跃。

远远望去,绿油油的芒果林中,劳作的人们星星点点地点缀其间,他们或在剪枝、或在施肥、或在浇灌……一年之中,最忙碌的芒果季已然开始。

田东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规模化种植芒果,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芒果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芒果种植也成为了当地农民致富的一个法宝。在田东,因芒果发家致富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当中,有育苗的,有种果的,有卖果的……芒果从生长萌芽的小枝条到坐果成熟的诱人果实再到销售时候的流转流通,每一个围绕这芒果所展开的环节,都给这方土地的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因果而富的村庄

站在田东县林逢镇林驮村那王屯一个芒果林的制高点,视野所及之处皆是绿油油的芒果林和正在开荒的预备芒果林。“我们屯种植芒果比较早,现在村里家家户户有楼房,有新车,都得益于种芒果。”那王屯一队队长凌朝岸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中期,村里一些胆大的人开始了芒果种植,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村民们看到了种芒果带来的好处,很多人开始跟着种。那王屯有90户人家,目前芒果种植面积4000多亩,“家里劳动力多的就多种一些,大户的年收入起码有四五十万元,种得少的一年也有三四万元的收入。”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农作物的高产优产一直是农民的愿望,在当下,这个愿望不但成为了现实,而且果农也尝到了科学种植致富的甜头。“这几年,我们鼓励村民将老化的品种淘汰,全部换成新品种。”该屯二队队长麻明敢说,几十年来坚持种植芒果,让那王屯的村民们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如今的那王屯,家家都住上了几层的新楼房,很多村民家里还置备了小轿车、面包车等。

走在那王屯里,干净的村间小道,一栋栋楼房依村道而建,很多人家的楼房一楼都停放着轿车、面包车、三轮车、摩托车等,“现在我们村有20多辆小轿车,摩托车就更不用说了,家家都有,面包车也很多。”麻明敢说。

“我们家现在是一人一部车,上山下地做工都是开着车去。”该屯的种植大户黄中向告诉记者,自己家里种有70亩芒果,年收入30万元左右,现在他家里置备有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货车、面包车、小轿车,实现了人均一部车。“今天能有自己的车开,能住高大干净的楼房,都是靠这个小小的芒果得来的,没有它,也没有今天的好日子。”黄中向说出了村民们的心声。

●指尖上的芒果

成就“80后”的百万元户

与传统的实体店销售芒果相比,近几年来,田东县城出现了网络销售芒果的热潮。在网络上销售芒果的大多是“80后”,他们大多数人不愿接受父辈卖芒果的累活儿,但是为了生计却不得不依靠芒果销售养家糊口,一面是发家致富的憧憬,一面又不安于一整天蹲守在市场门店与客人讨价还价,这种矛盾导致的结果是他们很多人的日子都是得过且过,发家致富,只能是梦想,却没有实现的动力。

网络这个新时代的销售平台改变了这个现状,成就了很多有梦想的年轻人。蒙天庚就是其中一个。

蒙天庚今年30岁,他家原来就是开实体店销售芒果和一些义乌小商品,那时候他天天看店,日子过得波澜不惊没有什么起色。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蒙天庚决定开网店卖芒果。

“那时我帮很多朋友邮寄芒果,跑得多了,自然与快递公司的人熟了,他们问我寄芒果寄得那么勤,为何不自己开网店买芒果,货源不愁,一定有得赚。”蒙天庚说,就是邮寄芒果的经历让他萌生了开网店的念头。

说做就做,蒙天庚在淘宝网上注册了店铺,开始了他的网络销售芒果。“第一年一点经验都没有,营业额只有3万元,可以说打击还是蛮大的。”第一年虽然接了不少订单,但是自己在选果方面没有经验,所以很多都是“一次性”生意,留不住回头客。“当时我是接了订单就直接到市场上选果发货,结果很多果寄到的时候都坏掉了,损失了很多原本可以留住的客源。”蒙天庚说。

第一年的试水成绩并不理想,蒙天庚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第二年,他直接到村里与果农合作,在接到订单后,联系合作的果农将筛选过的果送到他家里,他又进行第二次选果,将挑选好的芒果包装后才发货,“因为芒果的质量有保证了,慢慢地回头客多了。”

最让蒙天庚印象深刻的是,2014年北京的一个客户一次性从他的网店下了400箱芒果的订单,“当时请了几个工人帮忙分拣和包装,像这种公司的订单都是几百箱的,我们经常忙通宵,连饭都来不及吃。”7、8月是芒果销售高峰期,蒙天庚的网店经过两年多的经营已经打开了市场,北京、上海、浙江、新疆等地的客户经常大批量下订单,“现在我的网店接的单除了一些零散的客户外,主要是外地公司客户,公司买芒果送给员工,一般下的都是大订单。”2014年,蒙天庚的网店芒果销售额是250万元,同年8月,他的网店——桂七恋曲在网站销售评比中还取得了芒果类目单品全国销量排名第一的成绩。经过三年多的经营和推广,蒙天庚的致富梦已经成为现实,网络销售芒果让他成为亲戚朋友口中骄傲的“百万元户”,也让很多同龄人羡慕不已。

蒙天庚说,以前开实体店,一年四季都要蹲守在店里迎客送往,日子平淡无奇。但是开了网店,芒果销售季结束后,没有店面需要牵挂,他就开着车带着家人去海南、北京、上海旅游。

●培育致富的“好苗子”

在田东县林逢镇平洪村一片绿油油的芒果苗地里,40多岁的兰安明三步一弯腰五步一下蹲地在这些幼苗之间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些动作,原来他是在细心地查看着芒果苗的长势,这是他每天都要反复做的工作,因为他是这些芒果苗的“大管家”。

2014年,兰安明开始做芒果育苗。而在这之前,他的劳动都是围绕甘蔗开展的。“种甘蔗,卖甘蔗,做甘蔗运输,和甘蔗打了十几年交道,每天都是又忙又累。”说到转行做芒果育苗,兰安明颇有感慨地说,同样是与土地打交道,种甘蔗可比培育芒果苗辛苦得多。“做甘蔗生意也能脱贫致富,但是没有幸福感和成就感。”这就是他决定转行的初衷。在兰安明看来,脱贫致富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上的脱贫致富,而是在物质上得到富足后精神追求也能同步才算是真正地致富。

“我有很多朋友都是种芒果的,他们很多人几年前都住上新楼开上轿车,每年忙完芒果的事情后还有时间外出旅游,这种生活对当时被困在甘蔗田里的我来说就是一种愿望。”兰安明说,很多朋友早早就劝他转行做芒果,“一年到头又忙又累不得停,赚的都没有我们的多,你这是何苦?”朋友们经常故意这样刺激他。

2014年,兰安明下定决心改行做芒果育苗。“第一年受到技术、土地面积等因素限制,只能出苗10万株,这个数完全达不到市场上的需求。”兰安明告诉记者,当时由于芒果苗供不应求,每株果苗卖到10元的价格照样订单不断。

2015年,他将苗圃场面积扩大到40亩,能出苗100万株,“今年年初到现在已经销售了10万株,目前市场价一直保持在8元一株的价格上,南宁、云南等地的订单一直不断。”从甘蔗地转战到芒果苗圃,给兰安明感受最深的是,不用每天顶着烈日在地头上挥汗劳作,每天置身在这些嫩绿的幼苗之间,整个人都觉得心情开朗,心胸开阔了。在兰安明看来,培育芒果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将芒果苗培育好了,能给果农带去一份致富的希望,而他自己也能因为这件事实现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致富,“别看这些不起眼的树苗,它们都是果农致富的希望,哈哈,我就是在培育致富的‘好苗子\’嘛。”兰安明说着,笑着,声音里是满满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小芒果带动一个县的大产业

芒果生产作为田东县一项脱贫致富的农村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号召,大大燃起了广大农村农民脱贫致富的斗志,田东的芒果产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2014年,田东芒果种植面积18.27万亩,产量7.92万吨,产值4亿多元,田东现有芒果专业批发市场2个,面积200多亩,专门从事芒果等营销的企业有2家,从事芒果等种植销售的合作社达25家。全县芒果产业已形成规模,100亩以上规模连片示范基地有50多个。芒果已成为田东县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在田东,无论是育芒果苗,还是种芒果,或者是销售芒果,一切围绕着芒果展开的活动,确确实实给田东人带来实实在在的惊喜。当年中下的芒果树,如今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树”,小小的芒果,实现了田东人大大的致富梦,而这个泛着金光的小小果实,能量绝不仅仅如此。

“我们有芒果,实现小康就不是梦,你看这山坡,一边是一树灿烂的花穗,一边是一树满满的果实,从开花到结果,距离并不远。”4月初的芒果山头,晚熟的芒果扬花正欢,早熟的芒果枝头坐果累累,果园的主人凌朝岸看着满树的花,满山的果,想着小康梦的实现指日可待,不禁乐上心头。

新闻推荐

集装箱里塞了47名农民工 一货车违法载人被查

5月20日,田东交警查获一辆违法载人的湖南牌号货车,集装箱竟塞了47名农民工。当天凌晨5时20分,田东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交通执法服务...

田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田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果”是芒果的“果” 我们因果而富 □本报记者 周厚雪 通讯员 莫海燕 麻文革 文/图)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