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十多年,一夜之间败光,走投无路了。”电话那头的陆老板有点焦虑,他告诉记者,之前的贷款即将到期,孩子开学学费也还没有着落,而令他陷入窘境的,就是两个月前所经营鱼塘发生的一起大变故,本报曾做过重点报道《万斤鱼儿一夜死光
事发右江区四塘镇
损失超40万元
相关部门已经介入调查》(详见本报5月25日6版)。
“如果养鱼也能投保就好了!”说完,陆老板重重叹了一口气,陆老板名叫陆卫东,右江区四塘镇桂明村大梅屯人,鱼塘是他和另一合伙人去年才搞的,主要是他管理。去年6月,他放了60000尾罗非鱼苗、9000尾其他鱼苗到鱼塘里,今年5月中旬准备上市时,却突然出现鱼类大面积死亡,导致这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仍无法判断。无独有偶,7月初右江区禄源工业园内,又有一个鱼塘发生大面积死鱼事故,养殖户称前后损失十几万元。(详见本报7月2日3版)
“养猪的和养鸡鸭的都可以买保险,就是养鱼的买不成。”陆卫东称,在承包鱼塘初期也咨询过保险公司想给鱼投保,结果业务员都说没有这项业务。一头挑着借贷压力,一头挑着全家的生计,陆卫东把自己投资养鱼这个事比作过独木桥,“所有的风险都得自己担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年来,我国在部分地区试点发展农业保险,取得了农业保障性发展和保险业务性拓展的“双赢”。在百色市,政策性涉农保险为农户撑起“保护伞”促进了特色农业发展,比如,作为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先驱的田东县,全县所有乡镇都建立了农村保险服务站,在所有的行政村(社区)建立了保险服务点,先后开展了甘蔗、香蕉、竹子、水稻、芒果、林木、肉鸡、能繁母猪、育肥猪、农房等特色农业保险,2009年以来政策性农业保险已为农业提供88.97亿元风险保障,仅2014年年度人保财险田东支公司为农业受灾赔付达1341.8万元。
但在全市、甚至全广西范围内,渔业方面的保险仍是空白,因为和普通农业作物、家畜不同,水产养殖的品种繁多、养殖方式复杂,保险机构经营水产养殖保险的操作难度非常大,再加上查勘定损困难、道德风险难以防范等因素,更多的保险机构对水产养殖保险持观望的态度。
“保险业针对鱼类养殖的业务,在国内各地多是‘老大难\’问题。如果没有政府财政补贴支持,渔业保险根本做不起来。”一位保险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开展水产养殖保险主要面临四大困境:风险赔付大;诱发水产养殖风险的因素很多、风险的频率较高;部分水产养殖户保费支付能力有限;水产养殖专业性强,保险产品的定价和查勘定损工作难度较大。与正在驶入发展快车道保险业规模总量相比,水产养殖保险仍然处在微不足道的边缘地带,目前仅有安信农险、中航安盟、人保财险以及中国渔业互保协会为主的渔业互助保险系统等少数几家机构在部分地区开办了水产养殖保险试点。
新闻推荐
7月19日,作为田东县芒果文化活动月内容之一的芒果斗香大会在该县横山古寨举行。
...
田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田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