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田东新闻 > 正文

双脚“写”出真实数据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扶贫队员下乡记

来源:广西日报 2015-12-27 16:2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韦继川  本报通讯员 韦文孟

从首府南宁到瑶乡山村,从机关干部到驻村第一书记、扶贫队员,工作、生活环境和角色的转换,落差中他们得到了锤炼。

全区***攻坚动员大会召开后,18名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的干部,被派到田东县作登瑶族乡3个贫困村开展精准识别工作。

平略、陇桃、坡教3个村,是田东的“县尾”,属典型喀斯特地貌,自然条件恶劣,人均纯收入排在全县末位。3个村40个屯中,较好一点的平略村10个屯通了水泥路,而陇桃村只有3个,坡教村仅一个。

“正好跟我们走走山路。”12月8日记者到坡教村时,第一书记戴芳和陈文明、梁英韩等扶贫队员,正准备去看一下山上修路的情况,还去二良下屯回访贫困户黄美本。村部在陇凌屯,到其他12个屯得翻过大山去。出发前下雨,黄泥非常黏,石头凿出来的路很滑,一不留神不是一个“嘴啃泥”就是“坐”一个扎实。

10月中旬精准识别全面铺开,时间紧,任务重,3个村需要入户调查的有1301户5723人。戴芳所在的坡教村13个屯,1个通水泥路,4个通简易沙石路,3个通机耕路,5个屯没有路。陇才屯、补谈屯就是其中没通路的屯,有的地方仅一两户居住,需要走五六个小时。陈文明是法学博士,是18名队员中学历最高的,他主动请缨跟着乡党委书记去了陇才屯。而戴芳“挑”了补谈屯。“谁也记不清路上摔了多少跤。入村宣传、调查,到公示、评议、核对、回访,天天都这么来回走,但没有一个叫苦叫累。”陇桃村的6位队员通常都是一大早就拿起背包走山路入屯,晚上8时才回到村部。累了一天还要自己做饭,有时吃饭连胳膊都抬不起来了。“队员们很卖力,很辛苦,很细致,真是好样的!”陇桃村支书蓝飞龙如此评价。

得知记者要去3个村采访的前一天,田东县委一位干部开玩笑说“你要去‘特区\’采访呀。”刚开始不以为然,去了才领教“特区”的艰辛:手机没有信号,没有宽带,还缺水。

队员们的手机在村里偶有信号,可到屯里全哑了。入户调查时间紧,有时一天来回就好几个小时,回到驻地躺下就睡着了。“有时都忘记自己有手机了。”平略村扶贫队员杨安球笑着说。村里没有宽带,队员带去的电脑除了录入数据,几成摆设。“我们每个人手上都备了U盘,只有到乡里或县里去才能传输数据。”平略村第一书记韦灿明告诉记者。3个村地处大石山区,大部分的屯长年缺水。当地群众用水靠的是水柜(窖),到了冬季,水变得更加金贵了。记者注意到,队员驻地满屋子都是桶装水。“大家尽可能不跟群众‘抢\’水。”陇桃村第一书记詹接源说道。

一个多月下来,3个村1301贫困户5723人的信息终于汇集起来。“这是县乡干部和扶贫工作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双脚‘写\’出的真实数据!”田东县委一位领导说。

田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田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双脚“写”出真实数据 ——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扶贫队员下乡记)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