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田东新闻 > 正文

全面“改薄”,造福山里娃 ——百色市教育***之基础设施建设篇 □本报记者 罗 霞

来源:百色早报 2016-01-21 11:22   https://www.yybnet.net/

 

为确保每一位贫困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孩子有学上、上好学,近年来,百色市扎实做好教育***工作,加大力度投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校的变化,师生感受到的改变,集中体现了百色市教育“全面改薄”、***等一系列政策带给基层学校和农村孩子的实惠,这是暖在心里的惠民工程,也是对未来负责的奠基行动。

【过

 

去】

破旧的校舍

 

拥挤的教室

车子在盘山公路上行进,一路房舍稀疏,林木茂密。行至一处山坡上的平地,那坡县百省水弄屯少数民族学校便位于这一处山岗上的那布村水弄苗族异地安置点,这里离中越边境线直线距离约500米。

该校校长农学告诉记者,他刚分配到水弄小学的时候,发现这个20世纪50年代设立的教学点,其实只是一间30平方米左右的茅草房。房子破败,屋顶的茅草已经腐烂,四周的篱笆已经破出几个大窟窿,地板也被雨水冲成了坑洼,课桌椅是用粗糙的木板胡乱钉成的,手一碰都会吱呀作响……面对这种境况,农学动员苗族群众和自己一起把茅草房翻新,茅草房被隔成一大一小两间,大的是教室,小的是农学的卧室兼厨房。

在田东县作登瑶族乡岜皓村村民们的记忆里,该村岜皓小学也如同水弄小学一样,多年前,这个有286名学生、6名老师的岜皓村教学点还是一个“破破烂烂”的学校。该校阮张政校长告诉记者,以前学校只有一栋破旧的教学楼,是2005年社会捐助建设的,如今天面已经有了裂缝,属于危房,学校饭堂也很窄,一到吃饭时间,学生只好蹲在室外吃饭,场面“壮观”。

【现

 

在】

校舍焕然一新,各类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

在百省水弄屯少数民族学校,走访其间,这个偏远的苗族教学点展现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全貌——不仅校舍焕然一新,各类现代化教学设备也一应俱全。“在这样偏远的教学点,能达到这样的教学条件,那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农校长说。2008年实施兴边富民项目后,苗胞子女的教育问题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当地政府把水弄小学建成寄宿制小学,并改名为“百省水弄特少数民族小学”,学校目前有6个年级,154名学生。由于各山寨到学校的路途都比较远,而且道路崎岖,当地政府出于安全考虑,安排全部学生在学校集体寄宿,并对苗族子女实行“四包”,即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包穿盖。近年来,地方政府联合社会爱心企业扩建和完善学校设施设备。如今,水弄小学校貌焕然一新,四合院式的校园里有高大的教学楼、宿舍楼和综合楼,教学楼前是水泥球场。

“做梦也没有想到30多年前的茅草房,如今变成了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而且还有了球场、电视、电脑等教学设备,不但教科书和学习用具免费了,学生的一日三餐也是免费的。”农校长颇为感慨地说:“这一回,我的‘兵\’再也没有哪个会逃跑了!”久在边关的缘故,农学喜欢把学生叫做“兵”。学费免了、吃住包了、学校环境还变好了,家长也重视起了孩子的就学问题,如今,该片区域适龄儿童的入学率由过去的40%提升到了95%。

而岜皓小学近两年来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学校新建了一栋4层楼的教学楼。2015年1月,学校新教学楼开始动工建设,如今已建好准备验收。说起学校的变化,岜皓小学的孩子们纷纷抢说,“我们学校里装了路灯!”、“有新的兵乓球台!”、“下学期我们可以搬进新教学楼里上课了!”……

“目前,学校也没有通网络,老师要发材料都需要去到乡里,比较麻烦。”阮校长向记者透露,新的教学楼投入使用后,会配备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和阅览室等。

新闻加点料:

 

“改薄”绽放乡村教育活力

为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办学和生活条件,2015年,百色市围绕“全面改薄”工程组织实施以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为主的22类教育专项工程,涉及1218所学校1436个单项工程,建筑面积145.3万平方米,建设资金近21亿元,已开工1304个,竣工996个,土建完成投资13.3亿元,占总投资63.3%;实施“全面改薄”2014~2015设施设备项目,下达资金14838万元,累计完成购置资金4993万元;获得自治区资金6603万元开工新建8所义务教育学校;推进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36所。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市多媒体进普通教室6509间,占全市中小学总班数的53.3%;乡镇以上学校全部实现网络宽带接入,农村学校网络宽带学校接入675所(覆盖面40%)。同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就近免试入学和学区制改革、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义务教育结对帮扶等工作均得到有效落实。

新闻推荐

购票之变: 从人工售票窗口到微信平台 □本报记者 罗 霞 文/图

城东客运中心售票厅里,旅客在扫描微信公众号

 

“用手机微信购汽车票真方便,不用特意抽时间到车站排长...

田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田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全面“改薄”,造福山里娃 ——百色市教育***之基础设施建设篇 □本报记者 罗 霞)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