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的迎澳门回归“六一”文艺汇演
今天,是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日子。在大多数人心里,这个曾经属于自己的节日充满难忘、有趣、欢乐的故事,说不尽、道不完。不同时代的人,经历过不同的儿童节,然而,那份童真和快乐却丝毫没差别。昨日,记者采访了5位不同年纪的读者,听他们讲诉最难忘的“六一”趣事。
红绸布是最美的头饰
讲述人:“70后”,王彩灵 职业:幼儿园老师
“70后”的王彩灵是市第二幼儿园的一位老师。看着孩子们快乐的样子,她也不禁地回忆起了自己小时候过“六一”的场景。而在她的记忆里,“六一”最不能忘的便是母亲裁剪下来的两段红绸布。
“那时候没有各种各样的发饰,女孩子又爱美,妈妈就会在‘六一\’这天特意为我剪了两段红绸带给我当发饰。”王老师说。有一年儿童节,王老师硬是和梳辫子这事杠上了,“每年到‘六一\’这天大家都会把自己打扮得最好看。所以妈妈给我梳了两根辫子,但系上红绸带以后我发现怎么都不对称,就解开辫子重新扎,就是反反复复地梳到最好,我才肯出门。”谈到为何如此纠结于发型时,王老师笑着说,“因为我怕我的头发没梳好,老师、同学会笑话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过‘六一\’可以没有新衣服,但头发一定要梳得美美的。”
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吹蜡烛、点鼻子这样的游园活动也是王彩灵脑海里删除不掉的“六一”记忆。游园中得到的奖品,哪怕是一支铅笔,或是一颗小糖,对“70后”的人来说都是满意的收获。王彩灵表示:“那时候真的很单纯,很懂得知足,能吃上几颗甜甜的糖就算过了一个快乐的儿童节了”。
《好日子》是心中永远的旋律
讲述人:“80后”,阮晓云、阮晓霞 职业:幼儿园老师和奶茶店店主
迎“六一”晚会、游园活动大概是“80后”们的“六一”记忆。想起自己的“六一”,阮晓云、阮晓霞这对双胞胎姐妹欢喜之情溢于言表。两姐妹在读小学的时候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学校里大大小小的晚会都少不了她们的身影。
说起最难忘的“六一”,两姐妹哼起了共同的旋律:“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这首歌当年很火,我们那个年龄的孩子几乎都跳过。”妹妹阮晓霞告诉记者,1999年的“六一”,为了迎接澳门回归,田东县作登瑶族乡开展了一次少儿文艺汇演比赛,以学校为单位,分为舞蹈、合唱和独唱三类比赛。作为学校里的文艺骨干,两姐妹都被选进了舞蹈队和合唱队,代表学校去参加全乡的文艺比赛。“当年我们的舞蹈还拿了第一名呢!”回忆起那段日记,两姐妹都很兴奋,“比赛结束后,合唱队解散了,但是舞蹈队却保留了下来,《好日子》这个舞蹈也成了每一年迎“六一”晚会的压轴节目,我们舞蹈队也经常被派去参加乡里的各种晚会。”阮晓云说,“我们也因此爱上了舞蹈。”
红花肚兜,红布鞋,两根直直的辫子,额头中间一颗红痣,脸蛋被画得特别红。回想起跳《好日子》时的模样,让阮晓霞觉得最有趣的是,当时大家都担心涂嘴唇的胭脂容易化掉,在老师一再叮嘱下,这群听话的孩子尽量避免抿嘴唇,几乎都保持着一个特别统一的表情——合不拢嘴地笑。
“大人们看见我们就被逗乐了!说实话,那时我们笑得好累。每当我想起那时的样子,我也会笑得合不拢嘴。”据两姐妹回忆,表演结束走下舞台,她们和其他表演的孩子一样,都舍不得卸妆,直到晚上回家,在妈妈多次催促下才认真地洗脸,可是心里头还是一百个不情愿。
最后一个“六一”把零花钱捐了出去
讲述人:“90后”,周芝芝 职业:右江民族医学院大二学生
追着S.H.E、周杰伦,听着爸妈归为噪音的流行歌曲;吃着辣条、干脆面这些让人欲罢不能的“垃圾食品”;霸占电视机看着《蓝猫淘气三千问》、《哆啦A梦》等,从这个台换那个台的动画片……这,是“90后”周芝芝的童年。今年读大二的女孩周芝芝是1996年出生,“六一”儿童节对她们这一代人来说,也成为了不远不近的回忆。
“‘六一\’就意味着可以小任性啊。”想起自己的“六一”,周芝芝喜滋滋地说,“魔法士干脆面、小当家方便面,妈妈说这些都是垃圾食品,平时都不会给吃,但是‘六一\’就可以吃了。”
“我们那时候已经开始听流行歌曲了,S.H.E、周杰伦都是我的偶像,‘六一\’的时候爸爸妈妈会给我零花钱,我还买了好多他们的贴纸贴在文具盒、课本里。”周芝芝笑着说,这也是属于“90后”共同的回忆吧。
对周芝芝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六一”是小学六年级那一年,因为是最后一个“六一”,所以没到“六一”前,爸爸妈妈就已经答应给她100元的零花钱,让她自由分配。“‘六一\’前我就计划着怎么用这一笔‘巨款\’,但最后都没有实现。”周芝芝说,“那一年正好是2008年,汶川地震,临近‘六一\’的时候学校组织大家捐款,我就把我的100元捐了出去。”
收获成长也要学会分享
讲述人:“00后”,李文浩 职业:百色市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
2007年出生的李文浩就读于百色市实验小学。昨天,他和其他孩子一起在学校里参加庆祝“六一”的活动。
小文浩穿着亲手绘制的文化衫,骄傲地告诉记者:“这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画的,穿着它参加‘六一\’活动,我真是开心极了!”今年“六一”儿童节,小文浩收到了爸爸妈妈的礼物——一本故事书,“因为我喜欢读书,爸爸妈妈就会在每年‘六一\’时给我买故事书,他们希望我多读书长知识,而这些书对我来说是很珍贵的‘六一\’礼物。”
和小文浩一样,“00后”孩子的“六一”里总有为他们忙碌的父母。爸爸妈妈会跟孩子一起准备“六一”表演时的道具,会陪着他们一起做游戏,为孩子们买礼物、做好吃的。因为有了爱他们的爸爸妈妈,“00后”的孩子们在“六一”儿童节收获了更多的快乐。“‘六一\’我们会放假,要是那天是周末爸爸妈妈就能陪着我去公园玩,但是今年不行,我会在家里和小伙伴一起玩,然后等着妈妈给我做好吃的菜。”小文浩说。
每一年“六一”,学校还会为孩子们铺设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让孩子们收获成长,学会与他人分享喜悦。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才艺排练节目,并在全校师生面前一展风采。还可以在学校展示板上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彰显个性魅力。
小文浩回忆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幼儿园时的义卖活动,老师让我们把自己制作的手工还有用不到的东西拿到学校,‘六一\’活动时可以自己当一回‘小老板\’,然后把钱捐给家庭贫困的小朋友,让他们也能有‘六一\’礼物。”
新闻推荐
一场车祸,让田东这对夫妻不幸双双被截肢,丈夫无奈求助媒体盼得到社会救助—— “好心人,请帮帮我们吧” □本报记者 吴东萍
“好人心,请帮帮我们吧!”5月31日,家住田东县思林镇的李景峰给本报打来求助电话,希望好心人能够伸出援手,帮助他和妻子渡过难关。今...
田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田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