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潘江忠
葛军献)“今后,我们要充分借助《右江日报》、《百色早报》、百色新闻网媒体平台,多宣传报道我们沙里瑶族乡在中心工作中的好措施、好经验、新亮点、新成绩,传递沙里人民团结拼搏、创新争优的正能量,让社会各界了解沙里、喜欢沙里、关注沙里……”7月22日上午,特约通讯员冯冬月在右江日报社与凌云县沙里瑶族乡联合建立新闻采访培训基地挂牌仪式上作如是表态。沙里瑶族乡新闻采访培训基地的成立,标志着右江日报社“走转改”新闻采访培训基地在凌云县8个乡镇实现了全覆盖。值得一提的是,加尤镇百陇村也于2015年10月挂牌成立“走转改”新闻采访培训基地。
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委在全国新闻行业联合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国各新闻媒体闻风而动,积极响应。
接地气才能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除了第一时间成立新闻采访小组奔赴县、乡“走转改”之外,为更好地学习、贯彻、落实“走转改”精神,推进党报创新,构建更为便捷、更为广阔的通讯员供稿网络,2015年5月,右江日报社率先在广西创造性地提出在全市12个县(市、区)乡镇建立“走转改”新闻采访培训基地:报社向合作方颁发“右江日报社‘走转改\’新闻采访培训基地”牌匾,给基地特约通讯员颁发采访聘书,并指定一名领导和一名记者作为采访培训基地具体联系人。报社利用自身的“两报一网”作为平台,开设“基层传真”、“乡镇风采”、“一线亲历”、“来自新闻采访基地的报道”等专栏,择优刊登新闻采访培训基地短、新、活的稿件。此外,根据需要,报社选派资深记者为通讯员进行业务培训或带通讯员去实地采访等,进一步扩大《右江日报》、《百色早报》、百色新闻网的社会影响力。
自2015年6月右江日报社在凌云县朝里瑶族乡联合建立该县首个“走转改”新闻采访培训基地以来,右江日报社已与该县的泗城、加尤、下甲、玉洪、逻楼、伶站、沙里等8个乡镇及加尤镇百陇村联合建立“走转改”新闻采访培训基地,让基层通讯员采写的稿件搭上“直通车”,使不少来自“走转改”的稿件,如《水利部倾力帮扶
百朝瑶村焕新颜》、《醉在朝里》、《凌云红薯粉香飘百年
海外侨胞难舍家乡味》、《一脉情牵的那巴糖豆》、《下甲镇***“扶到根上”》、《在农产品附加值上做文章
下甲镇唱响农业“绿色发展曲”》、《加尤镇:“茶旅结合”发展特色农业》等,不仅在右江日报版面重要位置刊发,个别稿件还上了头版头条。截至目前,报社记者与凌云县乡镇新闻采访培训基地通讯员共同采写了等200多篇(幅)鲜活生动、清新朴实、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好稿件,深受合作基地的乡镇领导及读者好评。闭祖宝等采访基地的通讯员还被评为《右江日报》、《百色早报》、百色新闻网年度优秀通讯员。
“我原本对新闻报道一窍不通,但在报社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一年来进步很快,已在《右江日报》、《百色早报》、百色新闻网上发表了十几篇稿件,这多亏了镇里和右江日报社共同搭建了新闻采访培训基地这个平台啊!”7月21日,在逻楼镇采访的过程中,一位特约通讯员对记者如是说。
据统计,自2015年5月14日右江日报社首个“走转改”新闻采访培训基地在田东县林逢镇揭牌以来,右江日报社已成功与田东、右江区、德保、那坡、平果、隆林、田林、田阳、靖西、乐业、西林、凌云等12个县(市、区)的林逢、平马、汪甸、大楞、敬德、隆桑、德隆、百合、城厢、同老、新州、蛇场、定安、旧州、六隆、潞城、田州、地州、新靖、雅长、新化、八达及市区的百色海事局、市质监局等33个乡镇(村)、单位联合建立“走转改”新闻采访培训基地。
新闻推荐
昨日,田东县公安局成功抓获一名涉嫌窜到外地撬门入室盗窃的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153万元。
&nbs...
田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