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苏超光本报通讯员黄 剑文建华
寒潮携风带雨,冷冰冰湿漉漉地杀来,让周建华坐立不安。下雨就无法摊铺沥青路面,工期就得延误!
心焦的并不只是这位隆林至百色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的党委书记、副指挥长。公路全面开工建设后的800多日夜里,上至广西交通投资集团领导,下至普通的公路建设者,每天都指望有个好天气。因为他们知道,这条路对广西太重要。
好在他们紧紧抓住了2010年旱季这一大好时光,争分夺秒,不舍昼夜。截至2010年12月20日,隆百高速公路全线已完成投资106.8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99%,各项建设均进入冲刺收尾阶段。中国大西南的莽莽大山里,一条高速巨龙即将横空出世。
滇黔桂经济新通道
“这条路只有177.5公里,但对广西举足轻重,自治区党委、政府两届领导皆高度关注。”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罗斯卡介绍,“我区要加快发展,最大的瓶颈是煤电运输。试想,广西70%以上的煤炭要从贵州调进,两省区之间却没有一条快捷通道,异常被动!隆百高速公路正是担此大任的。”
隆百高速公路起于黔桂交界处的隆林平班,刚好与贵州拟建的安龙至板坝高速公路相接。这一来,贵州、云南的物资可以一路高歌,直抵广西内陆及沿海各大城市,实现两省区间产业的迅速对接与合作。
隆百高速公路将天堑变通途之后,还将解决昆明、贵阳、长沙、南宁、广州等中心城市东西方向之间的经济要素联系,促使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一体化早日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之所以将其列入规划,就是要打破我国西南地区出海、出边的瓶颈,形成中国-东盟建设的国际大通道。
而对革命老区隆林、田林、西林这三个县(自治县)而言,隆百高速公路的开通,简直就是一份惊喜的大礼。这不仅从交通上解决了他们走向北部湾、珠三角地区的通道问题,而且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田林根据高速公路的走向,已着手实施“两路三江”发展战略,在高速互通的乡镇建设工业园区,形成以林纸、制糖、木材深加工为主的产业发展布局。隆林则紧锣密鼓打造滇黔桂“金三角”经济商圈,在高速公路两旁和沿南盘江一岸打造千亩商业区,并已兴建起铝工业、轻工业、化工业和物流园4个园区。而地处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西林县,也因高速公路的开通而改变发展格局,带动资源型工业、水果产业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可以这么说,隆百高速公路的贯通,迎来加快发展又一春的,绝不仅仅是广西。
广西山区高速公路第一路
“广西山区高速公路第一路。”这是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余昌文的感叹。为什么?因为隆百高速公路一举囊括了广西高速公路建设史上的“三个最”。
——桥梁和隧道比例最高。广西已建成高速公路中,还没有桥隧达到总里程32%的。
——投资规模最大。它是广西第一条投资超百亿元的在建高速公路,也是2009年前开工高速公路项目中投资最多、单公里造价最高的项目。
——施工条件最难。它地处广西山区与云贵高原边缘过渡地带,地质条件十分复杂,且80%路段与G324国道、南昆铁路、高压输电线路、供水管道、通讯光缆电缆平行交叉,施工通道路窄弯多坡陡,施工材料基本要远运而至,部分材料甚至远超400公里。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除此“三最”外,由于项目沿线民房、工矿企业密布,仅需拆迁的企业即达45家之多,与其他高速公路项目相比,堪称“海量征拆”。
隆百高速公路是广西高速公路史上建设和管理难度创纪录的伟大工程。“老公路人”——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罗根传多次感叹该路是“广西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山区高速公路”。
智取加强攻苦战铸精品
华山一条路,智取能过关;骨头硬如铁,勇敢牙自锋。隆百高速公路开工号令吹响,区内外20多家参建单位两万余人迅速集结,在170多公里的战线上摆开阵势,排兵布阵,各显神通。但随之而来的,是种种从天而降、出人意料的困难。他们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或智取,或强攻。
工程第8合同段是全路桥梁隧道最密集的。9公里的一段路,要建15座高架大桥、9座中桥。百色水利枢纽蓄水后,这里水位猛涨25米,延绵十几公里,北岸的324国道可望而不可即,连施工机械与材料都无法运送。建设者们集思广益,利用河上仅有的一座便桥接通了国道,并沿主线开山炸石“智取华山一条道”。这条辟出的便道,为该段桥梁和主线的贯通发挥了巨大作用。
工程第5合同段风洞大桥开挖桩基时,施工人员一共试挖了17个桩孔,结果每达两三米深后,都因地下水太大而罢手。因地形所限,施工方案又没有变更的余地。眼看雨季将临,河水上涨,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多方探索,决定轮番强攻。先是试用“人工开挖”、“边抽水边挖”等多种方法,最后又用冲击钻孔施工法,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工程项目在诸多超乎想象的困难面前得到稳步推进,与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开展以“一号六岗”为载体的创先争优活动不无关系。有了“共产党员先锋号”旗帜的引领,有了以克难攻坚、质量争优、安全文明、廉洁监督、科技创新、增收节支六个创先争优岗位的激励,他们才得以乘风破浪。
工程第6合同段为田林隧道群,在短短的4.5公里有7座共4.05公里隧道,占了全路15座隧道的近一半,且几乎首尾相连,横穿越田林县城东北面整个山坡,为全线的咽喉工程之一。隧道施工工序多,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然而,在“党员先锋队”领头克难攻坚下,硬是将隧道贯通任务提前了两个多月,并且创新了一种“前置式洞口”施工法,类似国外施工的“绿色洞口”法,实现隧道施工“零仰坡”开挖,使洞口仰坡的原生植被得到最大保护。
由于项目沿线路段地质条件异常复杂,所以不论是架桥、掘隧还是铺路,沉陷、坍塌、落石、滑坡等都是家常便饭。为攻克“工程中的癌症”,打造精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与高校联合开展膨胀土科研攻关,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首次大规模使用机制砂。这一研究成果被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推广到各项目中。他们还积极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推进路面施工创新,橡胶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技术就是其中之一,且已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施工工艺,成为我国第一条大规模采用橡胶沥青路面设计施工的环保型高速公路。
没有双休日,没有节假日,建设者们栉风沐雨,紧紧抓住两个雨季、三个旱季中宝贵的分分秒秒,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生产高潮,打赢了一场又一场艰苦的硬仗,连续3年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全线15座隧道,大都得以提前贯通;全线10处互通立交、144座大桥施工,均在计划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100多亿元的大工程,两年零五个月就被啃完。屈指一算,竟创下日均1200多万元产值的纪录!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徐顺东本报通讯员周顺彬岑隆业大半年过来了,高位截瘫的廖秀英,日渐消瘦,每天坚持与病魔抗争。2010年11月30日,广西西林瑶族村妇廖秀英回家途中发生车祸,她用血肉之躯护住车内一名...
田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田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