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绍碧
开展“清洁乡村”活动已经有一段时间,山区农村有何变化?近日,笔者在田林县一些村屯走访,看到了村屯里的许多新鲜事。
在家方便成习惯
“不玩了,我要回家大便了。”村旁的小河边,几个孩子在玩得正欢,突然一个人叫嚷着,其他孩子都散伙了:“我也要回家屙尿了。”这是笔者在回乡下老家看到的一个情景。
老家树多,各家各户门前屋后到处都有,以前人们卫生意识很差,小孩子随便在树下拉屎拉尿,大人们也把村旁小河边树林里草丛中的空地当成“公厕”,到处“埋地雷”。后来,虽然家家户户建起了卫生间,各家人在家方便慢慢成为习惯,但仍有一些人“陋习难改”。
“现在开展清洁乡村活动,别说大人,就连小孩子也自觉不随处大小便了。”村里一位老人说。
进屋换鞋成风尚
在八桂乡弄瓦村妇女主任家,笔者看到,门口整齐地摆放着一双双拖鞋。
村妇女主任的家在村部小广场边,平日来往的客人很多,“现在我们也像城里人一样了,家人、客人进屋,都自觉换鞋。”她说。
以前由于农村卫生条件差,村民每天劳动手脚沾满泥土,他们对城里人进屋换鞋行为不以为然。现如今,进屋换鞋已成为村屯风尚。在潞城乡红旗屯等地,村里人进屋换鞋随处可见。“虽然生活还不富裕,但讲究卫生是谁都可以做到的。”一位村民告诉笔者,“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以来,村民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了,现在都将家里的垃圾打包,然后拿到垃圾池倒。
倡导节能和绿化
在浪平乡那英屯,各家各户门前屋后都种有桃李等果树,平均每户有20多株,村里绿树成荫。70多岁的姚大爷家里,孩子们都到外地打工了,老夫妻一直靠养猪维持生计。以前,他们使用的是传统的柴灶烧火煮猪食,四面透风的柴灶很费柴火。现在,他家建起了沼气池,用沼气池烧火煮饭煮猪食点灯照明。
小小的那英屯,目前有10多户人家像姚大爷一样用上了沼气,还有10多户人家用电煮饭菜。
篱笆用上铁丝网
在六隆镇供央村,笔者看到,群众的菜园子周围,以前杂乱的木篱笆栅栏已换上了绿色的铁丝网。透过栅栏,绿油油的是一畦畦各种蔬菜,菜地边的各色野花招蜂引蝶,一个个菜园子构成漂亮的绿化带。
村民们说,菜园子的铁丝网篱笆是镇里出资购买的,许多村屯的群众都受益了。据了解,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以来,针对村屯特点,田林县各乡镇实施了各种美化工程,精心打扮美丽山村。
新闻推荐
本报田林讯(记者/陈强通讯员/蒋全军)“有了这个大‘大红包\’,乡亲们可以在正月初八开开心心乐一天了。”2月17日,田林县乐里镇新宁村党支部书记鄂应春从镇里领到2500元经费。“只要各村上报活动方案...
田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田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