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田林讯近年来,田林县通过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主体培育,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步伐,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渐入佳境,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完善政策,增强政策供给力。不断完善助企政策体系,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印发《田林县“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田林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田林县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2016~2020年)》等10个创新创业配套文件,推动科技创新在各领域的落实。同时,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2016~2017年科技经费预算和研发经费投入分别为2172万元和858万元。加强科技项目申报工作,2016、2017年获得自治区、百色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1个,获得科技经费195万元。
强化培训交流,打牢创新基础。坚持“服务人才、服务发展”理念,着力弥补全县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整体能力不强等弱点,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加强与广西林科院、药用植物园,市农业局、林业局等部门的交流与合作,聘请油茶、八渡笋、中药材等产业方面的专家开展业务培训及科技项目指导等工作27次,培训科技人员171人,有效提高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计划,组建专家培训队伍,举办油茶、八渡笋种植、低产林改造、林下套种食用菌、芒果、沙糖桔等技术培训班18期,培训乡土人才1949人。选派42名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到68个贫困村开展科技扶贫,全县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地头、田间展实地科技服务150余次,引进、示范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1项,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6次,共培训贫困户450人次。
提升本土创新能力,保护智力成果。建设油茶高接换冠、抚育改造,笋苗复合经营、八渡笋标准化种植,芒果、沃柑、金桔等高效栽培科技示范基地,种草养牛(羊)、林下养鸡等科技示范基地共1.3万亩。以提升八渡笋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建设八渡笋工程研究中心,组建由自治区、市、县三级专家研究团队1个,成员12人,围绕八渡笋深加工开展科技攻关,开发出开袋即食调味笋、甜笋、笋酱等3个新产品。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咨询、服务等工作,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全面发展,进一步增强全县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2016~2017年全县共完成专利申请81件,其中发明专利70件。转化专利成果1项,产生经济效益30多万元。培育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指导其申请发明专利23件。
□韦柳先
新闻推荐
本报田林讯近日,在田林县定安镇常井村残疾贫困户陈丛爱的养蜂场里,陈丛爱伸出手指向笔者比划着,意思是今年卖蜂蜜得了1300多元的收入,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一改昔日愁眉苦脸的样子。陈丛爱是...
田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