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 靖西新闻 田阳新闻 田东新闻 平果新闻 德保新闻 那坡新闻 凌云新闻 乐业新闻 田林新闻 西林新闻 隆林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百色市 > 田林新闻 > 正文

以十九大精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来源:右江日报 2017-11-14 08:49   https://www.yybnet.net/

学习、理解、领会和实践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一名从事精神文明工作的党员干部,通过学习深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探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特点、新路子,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形式,进一步增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十分必要。本文以田林县为例就新形势下如何用十九大精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当前田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田林县持续开展创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文明村镇、单位创建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县有自治区级文明村镇6个、文明单位11个;市级文明村镇12个、文明单位16个。市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得到巩固,思想道德建设再出新成果,班华军被评为第二届自治区道德模范,覃广道获得第二届自治区道德模范提名奖,赵龙京获得第四届自治区道德模范提名奖。县级先进评选活动持续深入,县文明委先后命名表彰了300户县级“十星级文明户”、39名“身边好人”、20名“最美基层教师”、10名“最美基层干部”、10名“最美基层医生”、210名“美德少年”,打造了福祥村、者务村等一批文明创建示范村。

但是,田林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体现在:措施尚未完全到位,一些乡村仍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部分农民缺乏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保障机制上看,一方面是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人力投入不足,对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措施不是很到位;从社会风气上看,一些村屯的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国家意识、集体意识淡化,一些村屯封建迷信、陈规陋习仍存在。

二、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努力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完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精神文明建设体系。一是思想认识到位。乡镇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乡镇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统筹安排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使四个文明建设协调、有序、和谐发展。二是组织领导到位。要成立以乡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党政班子成员以及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共同参与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三是责任考核到位。乡镇党委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与全年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励,并列入干部考察、提拔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干部投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经费保障到位。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创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硬件设施的投入。

(二)以道德建设为重点,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一是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农民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积极开展“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移风易俗”“讲文明树新风”等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农民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意识。二是大力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结合农村实际,利用党校、网络远程教育等载体,对农村干部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民主法治、科技知识、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用好乡村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这些教育阵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观、移风易俗和行为养成教育,从而促进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三)以文明创建为载体,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一是持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全国、区、市、县级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加强教育宣传。二是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引导广大农民增强守法用法意识。三是选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组织开展“身边好人”“星级文明户”“好婆媳”“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四是实施城乡共建,扩大城乡结对覆盖面。按照共建的内容和要求,从经济帮农、文化助农、科技兴农入手,落脚于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民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改善,促进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四)以文化建设为抓手,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是继续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完善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村屯戏台、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深入挖掘本地文化特色,继续组织开展壮戏、瑶族铜鼓舞、山歌等具有地域特色、群众乐于参加的文体活动,利用重大节庆活动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三是继续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实施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把多姿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送到农村。四是继续加强农村文体团队和文艺骨干的培养,加强培训指导,引导他们立足实际,弘扬民间民族艺术,组织群众开展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

(五)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加强乡村环境建设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一是结合脱贫攻坚工程,把改善村容村貌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努力实现道路硬化、村屯绿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公共设施配套化的目标。二是抓好农村基础产业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认真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大力发展生态特色经济,按照“一村一品”和“工农对接”的思路,培育农村特色块状经济,建设经济强村,努力增加群众收入。三是完善农村中小学和农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广播电视、电讯设施和村级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建设,完善村卫生设施、水、电、路、沼气、村容村貌等人居环境建设。四是以“幸福乡村”为抓手,努力打造一批“文明卫生示范村”“文明生态村”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五是加强农村规划、建设和管理,建立农村环卫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建立保洁队伍,除了做好日常保洁之外,还要定期组织村民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大扫除,清理卫生死角。

(作者单位:田林县委宣传部)

新闻推荐

田林四个“把关”抓好基层党建督查

本报田林讯为全面了解全县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情况,10月30日至11月1日,田林县从县委组织部及相关部门抽调30人组成9个督导组分别到指定的乡(镇)党委、县直各党(工)委、党(总)支部开展督查工作。把好...

田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田林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以十九大精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