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到田林县潞城瑶族乡弄光村走访贫困户。天气闷热,屋里的电风扇“嗡嗡嗡”不停地转着。突然,扇叶停了。拉一下电灯开关,电灯是亮的。
“今晚得叫维修员过来看一看了。”主人知道那台老电风扇肯定又坏了,但他并不慌张。
村里有人开维修店吗?看出笔者的疑惑,村支书说道:“驻村工作组的黄泽宁老师发挥个人特长,为群众义务维修家用电器,被当地群众称为维修员。”
今年5月底,田林县职业学校办公室主任黄泽宁主动请缨,要求参加驻村工作队。此时,弄光村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组正好缺一人,当月22日,他就这样来到了村里。
刚到村部的第一晚,黄泽宁打开村部的电视机,想看看新闻。可是,电视机已经坏了。“这是村部的远程教育设备,得保持完好呀!”黄泽宁感到问题不小,怎么不叫人过来维修呢?
村支书无奈地告诉他,电视早就坏了。如果叫人到村里维修,费用跟买一台新的差不多了。抬出去维修,很不方便。
黄泽宁有维修家电特长。周末回到家里,黄泽宁重新收拾工具箱,背到村里来了。他把村部的电视机拆了,一点一点查看线路,把烧坏的元件、老化的元件都换成新的,不一会儿,电视机就修好了。
“这样的电视机也能修好!”村支书感到有点不可思议,把消息传出去。于是,有很多人找到他,让他上门维修。
“想不到我这台老电视机也修好了。以前拿到外面去修了好多次,修了又坏,坏了又修,现在黄老师帮修好了,已经用了一个多月。”
黄泽宁维修家电,都是上门服务的,如果需要花很大功夫,他直接扛着带回村部,修好后,又自己扛回去帮村民安装好。弄光村村部处在山脚下,民房分布在两边山腰和山头,扛一台电视机一上一下一趟来回,弄得他大汗淋漓。
驻村两个多月来,黄泽宁在做好其他工作的同时,利用晚上或休息时间,义务为群众维修电视机14台、电风扇6台、电视接收机2台。
“你倒贴多少零部件呢?”当笔者问到这个问题时,黄泽宁连连说,不多不多,只要解决群众维修难问题,方便群众就行。
新闻推荐
本报田林讯“当上生态护林员后,我今年可以领到7000多元工资,不仅生活得到改善,还能为保护林木资源贡献力量。”近日,田林县八...
田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田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