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的摊位摆满了芒果,社区里门前屋后芒果树上的果子也成熟了,不时掉下一颗“金锭”,孩子们捡起来就吃,空气里弥漫着芒果的芳香。
又是一年芒果香,右江河畔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前年,应田阳县一位好朋友的盛情邀请,我和几个朋友到他家的芒果园摘果。在略微起伏的丘陵山地上,芒果林连天接地。进园的水泥公路迂回在林间地头,每块地的地头,都停着几辆大卡车。芒果树下,10多位工人忙于包装芒果,而后把一个个包装箱堆放到车厢里。果园里还有几十个工人正在摘芒果,一棵树能结四五担箩筐的果,工人们挑着担不停地走。我们这棵树摘几个果,那棵树摘几个,在果园里到处跑。
“多摘一点,把你的皮卡车也装满,回去送给亲戚朋友一起分享吧。”朋友的父亲开心地说,“今年芒果大丰收,预计有30多万的收入呢。”看到大伯很有底气的样子,我想起了一段往事。
10多年前,朋友在百色读大学,有几次伙食费“断炊”,打算辍学外出打工。幸好我们发现得早,每人给一点帮他渡过了难关。朋友从上小学开始就靠家里卖芒果的钱读书,村里种芒果早,当时果子产量低味道酸,挑到县城卖也不得多少钱。
近些年,在政府的引导下,村里进行果树低产改造,嫁接改良优质品种,提高芒果品质和产出率。村里的芒果又大又甜,香味扑鼻。加上政府采取订单生产、老板到地头收购等办法,通过网上销售,利用专列、专航,开通快递线路等等,再多的芒果也供不应求。
在去年的田东芒果节上,我来到芒果专卖市场,市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各种芒果琳琅满目,大车小车进进出出。当我为自己开来的是轿车装不了多少芒果而烦恼时,老板笑了笑说:“通过快递发给你,回家去等芒果吧。”原来每个铺面都有快递上门收货,一件件芒果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芒果成了百色人民脱贫致富的产业,让许多群众从贫困走向脱贫,又从脱贫走向富裕。
百色芒果沐浴着右江河谷充裕的阳光,吸收百色红色热土的养分,肉多味美,受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喜爱。如今百色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芒果生产基地。
住在百色的“后花园”,田林人认真总结以往种植的芒果产量低、果子酸、果园不通路,难以与河谷一带市场竞争的问题,想出了“借势发挥,另辟蹊径”的方法,确立了发展“晚熟芒果”。就是在海拔500米的山坡上种植芒果,使芒果晚熟15天左右,避开河谷抢购高峰,借助各地老板在河谷收购芒果刚结束意犹未尽时,推出最后一批芒果,使老板们腾出手到田林收购。
分水屯的老黄率先把自己20多亩芒果园转包给外地老板,实施低产改造,使“晚熟芒果”变为现实,捞到了“第一桶金”。对面山坡风潞园艺场的老蒙,扩大生产规模,使“晚熟芒果”品牌硬起来。
政府因势利导,组织合作社、引进企业、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资金补贴等,带动全县发展芒果产业。目前,田林已经有10多万亩芒果,投产面积约1万亩,有台农1号芒、金煌芒、桂热芒10号、桂热芒82号(桂七)等10多个品种。
又是一年芒果香,晚熟芒果上市后来居上,销售场面有序而激烈。相信田林芒果的前景风光无限好。
新闻推荐
本报田阳讯今年是田阳县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目标的攻坚冲刺之年,为确保各项指标收益对象精准、基础数据精确,不断提高脱...
田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田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