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尔瑚在剪纸
会师纪念塔剪纸
本报讯 提起剪纸,人们往往会想起那些心灵手巧的农家妇女来。但在会宁,一位名叫曹尔瑚的退伍军人却打破了人们这种固有的印象。他利用5年的时间探索、学习剪纸,并且剪出了“名堂”。5月22日记者获悉,在建党90周年和纪念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75周年之际,曹尔瑚将会把他立足于会宁红色元素进行开发创作的系列“红色剪纸”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献给祖国。
“红色”启发尝试剪纸
现年52岁的曹尔瑚是会宁县的一名退伍军人,从小喜好剪纸。2006年,在纪念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70周年期间,会宁县举行的大型活动多达50场次,其中仅国家级活动就达到18场次之多。作为央视“心连心”艺术团演出舞台的承建者,曹尔瑚亲眼目睹和感受到了“红色会宁”这一“概念”的无限“潜力”。能否用系列剪纸来表现革命圣地会宁的红色魅力呢?这让曹尔瑚不禁欣喜起来。从此以后,他开始投入到会宁红色剪纸的开发和创作当中。
剪纸不仅需要的是心灵手巧,更需要的是无限的想象和精彩的创意。为了弘扬红军会师精神,传承民间剪纸艺术,从2006年开始,曹尔瑚以革命历史和现代生活为题材,大胆运用写实的艺术手法,夜以继日,精心设计,突出会宁最具特色的红色元素进行开发创作。经过大量反复的设计、创作、筛选,八易其稿,终于开发创作出了《会宁剪纸—红色篇》,成为会宁旅游产品的一个新亮点。
红色剪纸红色情结
曹尔瑚说,剪纸是会宁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会宁又是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革命圣地,75年前,红军会宁会师时,当地老百姓把剪纸作为礼品赠送给红军,会宁剪纸就烙上了深深的红色情结。
曹尔瑚说,创作困惑中,他专程拜访了曾经为俄罗斯总统梅德维杰夫在人民大会堂现场创作剪纸作品的我国著名剪纸艺术家谭志勇先生。通过谭老师的精心指导,最后成功创作出了《会宁剪纸—红色篇》。记者在曹尔瑚的工作室看到,他的“红色剪纸”大气典雅,图文与剪纸协调搭配,时代气息浓郁,为会宁传统的剪纸艺术又增添了一些“红色”魅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 7月14日,甘肃省卫生厅通报了今年1―6月全省消除麻疹工作专项督导情况:截至5月底全省累计下拨麻风疫苗17000支,麻疹疫苗74500支。督导中发现,一些地区对消除麻疹工作不重视...
会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会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