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学生入学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的助学贷款。”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了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不需要担保和抵押,学生和家长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2007年,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将甘肃列为5个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省份之一。同年,全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在会宁启动。如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成为甘肃省家庭困难学生的首要选择。像小赵、小刘这样难以支付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等基本费用的大学生,都可以在新学期开始前,逐年申请享受这项资助。
小赵说,助学贷款的贷款程序不是很复杂,首先填两张申请表,写清楚自己的个人信息,还有贷款原因,以及贷款数目(学费和住宿费),再到本地的乡政府或村委会盖个章子,最后就到县教育局贷款办理大厅进行办理就行了。“简简单单的程序,就解决了我们上学难的问题!对于我们这些农民子弟来说,跟天上掉馅饼没啥两样!”
生源地助学贷款实施的五年来,甘肃省大批的贫困考生受益。8月18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马文华副主任一行赴甘肃省会宁县对生源地助学贷款实施情况进行调研。记者了解到,目前,甘肃省贷款学生人数已达15.8万人,累计发放贷款14.59亿。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会宁县党岘乡庙儿村23岁的青年李某怎么也没想到,他今年7月1日与他人在江西新余市盗窃银浆得手潜逃后才短短不到4个月的时间,就被警方在兰州抓了个正着。&nbs...
会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会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