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和孩子们合影留念
本报讯4月26日,本报报道了西北师大青年志愿者协会数信青协分会一分钱爱心助学活动开展的消息。经过两天时间募捐,4月27日,千余册爱心书籍被送到会宁县甘沟乡钟家岔村小学学生们的手中。
爱心车送书到会宁
4月26日凌晨2点,志愿者们从床上爬起来。虽然已到初夏,但凌晨的气温还是让人感觉到一丝寒意。志愿者们把分类包装好的小学生读物搬到楼下,装车后向会宁出发……
7时许,志愿者们到达了会宁县甘沟镇。道路两旁的树已抽出了新绿,之前荒芜的田地里庄稼也冒出了小脑袋。也许是绿色生命的原因,也许是第二次来这里的原因,。志愿者们已没有第一次来时的那种惊叹。爱心车刚到小学门口,校长和同学们就很热情地出来迎接志愿者。这次带来的书架和书籍,将帮助学校建立起爱心阅览室。
爱心助学基地建立
学校里,学生们正在校园晨读,为了节省纸和笔,很多孩子在教室门前的空地上边读边写。
校方已经打扫出了一间十几平方米的空房子,大家一起把书架抬进房子,志愿者们开始将带来的书籍往书架上摆,另几名提前一天到达的志愿者忙着布置会场。上午9时许活动开始,国歌响起来的时候,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志愿者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因为经过他们的努力,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会宁县甘沟乡钟家岔村小学爱心助学基地终于建好了。这里陈旧的校舍,摇摇欲坠的土校墙,破旧的课桌椅或许能够有所改变。
当日,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一分钱爱心助学基地正式建立,共捐了书架和一千册图书。他们表示,以后还会对这个小学进行长期的爱心助学活动。
爱心将会不断延续
活动完毕后,许多志愿者看到学生们手里拿馍馍吃午饭,对孩子们如此艰苦的学习环境所打动。学生们告诉志愿者,他们的家离学校远,午饭就是早上从家里带来的馒头。
志愿者苏美玲告诉记者,她在学校里认识了这样一对兄弟:哥哥13岁,弟弟11岁,父母亲都已经去世了,家里只有一位八十岁双目失明的奶奶。兄弟俩早上做好饭,照顾奶奶吃完后再步行一个多小时来上学。两兄弟的处境在志愿者中引起很大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这俩兄弟,让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业。他们还要积极筹措,发动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一分钱爱心助学活动”中来,来帮助山区的贫困学生。
新闻推荐
史广泰的腿又开始抽搐了本报讯“包工头已经近20天没有给过医疗费了。我受的工伤,他不管谁管啊!”在兰州打工刚刚一个月,史广泰就从7米高的支架上摔了下来。而...
会宁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会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