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林伏在学生旁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耐心地教导
25年来,为农村教育奋斗着
离开课堂进厨房,为学生做午饭
每当放学,王建林都要站在校门口目送学生
师生一起玩“老鹰捉小鸡”
本报记者 李桐叶 摄影报道 无奈看着孩子们趴在课桌上午休
他的收入很低,每月只有200元的代课费;他患有严重眼疾,几近失明,却依然坚守三尺讲台。25年来,王建林默默地为教育事业倾洒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在会宁偏远的大山深处,他不懈坚守着自己的那份责任……
王建林是会宁县汉家岔乡常山小学的代课教师,1980年,王建林高考落榜后,在兰州石化当起了搬运工,但当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是他毕生的梦想。1987年冬,王建林当代课老师的大哥突发急病,当他接过大哥手中的教鞭和30多名求知若渴的孩子,就再也没能忘记大哥离世前的遗言:“帮村里教好这些孩子”。25年来,村里两代人都是他的学生,有30多人还考上了大学,一批人的命运因王建林的努力而得以改变……
每月200元的代课费,算是他的全部工资收入。这点连一条好烟都买不来的钱,要支撑王建林一家的生活,显然非常窘迫。贤惠的妻子不但独自担起农活,闲暇时还得靠织地毯养家糊口。患有严重眼疾的王建林,始终将孩子们的学业放在第一位,他教出的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学子归来,而他却一次又一次地陷入了病痛的折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鹏翔)从2008年以来,浙江永嘉人李长华、李建华、李长麻三兄弟在会宁办厂生产“黑心”棉锭,冒充新疆吐鲁番等地的优质棉花销往各地。8月26日,记者从会宁县人民法院获悉,三兄弟...
会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会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