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良建起的“中华孝道文化园之中华孝道讲习堂”。
这几天来,会宁县郭城镇红堡子村的村民为一件事津津乐道,从他们村走出去的甘肃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王东良先生在村里建起了中华孝道文化园,专门抽空在村里传播孝道文化。村里人认为王东良教授办了一件大实事,让村里敬老孝亲的光荣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多年来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播的甘肃省表演艺术家白宝仓认为,个人创办文化园区传播孝道文化的现象在全国都极其罕见。
推平老屋 教授回乡传播孝道
10月13日,重阳节。
一大早,王东良就从热炕上爬起来忙活,他在当天把村里的老人邀请到他家过节。今年56岁的王东良在兰州工作,是甘肃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甘肃省体育专科学校教授。他从前一天单位放假后就回到了会宁的老家,为村里老人的重阳节忙活。
前些年他发现村里留守老人越来越多,这些老人的生活成了问题,还有一些年轻人不孝顺老人,婆媳关系较差。这些现象深深地刺痛了王东良的心,他决定为这些老人做些什么。
今年年初,王东良就把自家的老屋推平,把老家的院子进行平整,建起了占地200多平方米的“中华孝道文化园之中华孝道讲习堂”。并请原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题名。重阳节当天,村里举行了中华孝道文化园之中华孝道讲习堂揭牌开讲仪式和孝子事迹报告座谈会等活动,村民们在欢度重阳节的同时也接受了孝道教育。
痴心不改 一心发扬传统文化
在王东良的谋划中,他建造的中华孝道文化园包含多元文化,以弘扬孝道为主旨,以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为特色,是一个融旅游观光和觉悟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园区。
而记者了解到,红堡子村曾是红军长征会师驻扎战斗过的地方,王东良的先人曾是当地的望族,为红军提供了有力的供给。为了挖掘红色文化,王东良从多年前开始就收集中国工农红军在红堡子村当年遗留的革命文物。同时,王东良近年来还到各地征集农耕文明实物,目前有超过上千件的收藏品。
在进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王东良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他把自己所有的积蓄花在了对传统文化事业的追求之上。
红堡子村党支部副书记齐占虎介绍说,红堡子村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每年都要评选出十大孝子、孝敬老人的好媳妇、贤良慈善的好母亲……他们的事迹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广为传诵的佳话。现在中华孝道文化园的建成将更好地传承孝道文化。村里“孝子”多了,家庭就更和睦,家和就万事兴!
多年来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播的甘肃省表演艺术家白宝仓今年是第三次来到红堡子村了,在当天的讲座现场,他从“孝”字的解读到历史上的孝文化,再到我们该如何行孝,讲座深入浅出地让村民了解孝文化的渊源,更启迪每一位村民如何将孝落实到行动中。白宝仓说,他能三次来到红堡子村,就是对王东良教授付出的肯定,个人创办文化园区传播孝道文化的现象在全国都极其罕见,但是王东良教授做到了,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关心农村的文化建设,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文/图 本报首席记者 张鹏翔
新闻推荐
11月22日,来自上海等地的爱心人士来到会宁县党家岘乡庙儿小学献爱心。当日的大雪天气没有阻挡住爱心的脚步,爱心人士在雪地路滑的情况下,徒步将衣服、学习用品等爱心物资送到了贫...
会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会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