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照亮喜坪社
本报记者 李保荣 通讯员 姚继东
喜坪社是会宁县新庄塬乡中吊村的一个贫困落后社,地处大山深处。这里坡陡沟深、土壤贫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长期以来,重重山岭困住了村民们与外界联系的脚步。
去年年底,喜坪社告别了无电的日子,各种电器的轰鸣声唤醒了沉寂多年的村庄,为村民们开启了美丽新生活。
日前,记者走进喜坪社,村庄里洪亮的秦腔声响彻山谷,余音缭绕。“去年电力部门给我们通上电后,晚上路灯亮堂堂,出门烧炕、给牲口添草再不用黑灯瞎火乱摸了。”喜坪社村民陈学花说。
“喜坪社没有通电时,庄子里除了鸡叫狗吠声外,没有任何响动。”中吊村党支部书记武志德说,“通电后,村民们心里有了新打算,准备发展产业齐致富。”
电接好后的第二天,村民柴义威一大早便到县城购买了一台铡草机。柴义威养着30多只羊,他想把养羊规模扩大到100只,可以前用手工铡草效率跟不上,有了这台电动铡草机,会方便很多。
柴义威的侄子柴宗原本打算搬往外地,如今他不打算走了,计划着办个养羊场,在家门口务农搞生产。“多少年都盼望着通电,如今愿望实现了,我更舍不得离开这儿了。”柴宗正说。
新闻推荐
【中国梦·劳动美 向劳动者致敬】凝聚力量 书写梦想 ——白银市总工会创新创优发展纪实
【中国梦·劳动美向劳动者致敬】凝聚力量书写梦想——白银市总工会创新创优发展纪实白家华曹立萍是什么让这个昔日备受瞩目的“全国有色生产基地”再次焕发出迷人光彩?是什么让这座城市的23万职工...
会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会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